中元节诗词古句有哪些(中元节经典诗词五首赏读)
在唐朝之前,七月十五就是佛教的盂兰盆节。西晋的敦煌法师 竺法护 翻译了《 佛说盂兰盆经》,说 佛陀的大弟子目连,因不忍其母堕饿鬼道 ,倍受饥苦,于是问法于佛,佛陀明确告诉他,要在静修完毕的结夏日,也就是七月十五,用供养僧众的方式,为他母亲祈福,可以使得他母亲脱离苦难。
实际上,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前,在本土已经式微,所有的文字流传,都是经历了时光的变化的。
比如这个七月十五,是不是释迦牟尼时期的日历呢?又这个历法和中国古代的历法有多大的时间差?
又比如这个结夏,传说佛陀乃订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在此期间,出家人禁止外出,聚居一处精进修行,称为安居。当然印度雨季漫长,这个制度相当有印度的地域性。但是结夏果真是释迦牟尼制定的吗?
不过僧人漫长雨季的静修之后,正好为家人祈福,这种状态和心境都相对完美。
唐朝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个动荡分裂的大时期,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也切合动荡的时代背景,人们朝夕颠沛,生死短暂,就算是达官贵族,也不免有命运之悲。所以这个时期,在中国各地各个政权间,都广兴佛教,唐朝杜牧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以说,是写实。
古印度的盂兰盆节,是否热闹,已经无考,但是在中国,这种思念孝顺母亲的佛教思想和行为,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且以上层为主力,迅速扩散民间。悲苦和死别,虽有人鬼的隔差,但可以借助佛教,传达寄托和思念。
而中国传统的四季,皆有对祖先的祭祀,这种秋祭,在民间和七月十五融合。
那么中元节的定名和官宣,是在唐朝。
这就关系到一个国家上层如何看待属于本土的宗教。汉朝汉武帝是崇尚道家的,并以道家理论支撑天文历法,制定了《太初历》,而这套历法一直影响到今天,比如农历年的设定,以及二十四节气。
唐朝以道教为国教,倒也不是刻意的一种行为,而是唐朝的建立,是得到很多道教人士和势力的襄助的,皇家当然乐见皇权天授这种古老传统的认同方式。
唐玄宗时期,采用道家三元理论,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别命名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其中自然有道教的理论。正月春气初来,主天,七月草木成熟,主地,十月流水入海,多层次的显示一个道教系统,当然主理时序,天地的会有各种神仙,司掌不同的人间侧重点。
三元,又切合民间对于圆月的崇拜。上元对应正月十五的圆月,中元对应早秋圆月,下元对应早冬月色,好记好听,故而三节的名字,自唐朝来定型,流传至今。
所以中元节是个节日,名字来源道教,但是内涵却广博,以祭祀缅怀为主要内容,融合了佛教道教和儒家的传统观念,是个年中大节,一个圆月秋风的美丽日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唐 · 李商隐《中元作 》
比起佛教在盂兰盆节那种供养,诵经,在唐朝道教的中元节,可谓华丽之至。
唐朝皇帝是最大的道教首领,在这天,会率领百官,带领服饰华美的道教子弟,去醮祭。一路车马逶迤,旌旗招展,宛如神仙下凡。
李商隐在上元中元等节日都有关于道教华丽仪式的作品。其原因也不算复杂。
一是他曾经少年学道,对于道家礼仪别有一种情怀,有可能李商隐就是一位道士。
二是他中进士之后,一直是在皇宫的秘书省,参与皇家和朝廷祭祀,这是他的工作范畴。从他遗留下来的诗来看,他在秘书省,曾经数次送宫女出宫,进入道观修行。
三,是他一生最大的情感故事,就是爱上了一位皇家高级宫女身份的道姑。他在诗里数次点出,他们是神仙故事中的上元夫人和东方朔,前生有缘,今生有情,只是无奈各自的命运,想成为夫妻却不能相守。
李商隐的《中元》则是书写道教神话的方式寄托了他深邃的相思情怀。
绛节飘飖,是写的中元节的皇家和道家仪仗,李商隐跟随仪仗队伍去一同朝拜,仪式盛大华丽,而这里,他隐写了自己心爱的女子,就在其中。作为修道公主的高级侍女,又兼有道教的职位,她这一天的打扮,或许并不算出众,因为她上有公主,但是在李商隐看来,这难得的神光一瞥的相会,带给他的是无限的思念和惆怅。
东晋羊权曾经得到过女仙萼绿华降临其家的殊荣,而李商隐也曾经有过这位道姑的亲密爱情,所以他说自己是羊权,手中珍藏着萼绿华的手镯。
但是作为李商隐,是想娶这位道家姑娘为妻的,所以用了另外的典故,就是自己下聘的镜子,一直没有送出去,是在等待娶她。
我在这样的爱情里辗转思念,迷失了自己,但是我是不会后悔的,因为这段爱情,如雨解渴,如花点亮了心灵。我守望她,因为她给了我最美的心灵花开。
但是我和她近在咫尺,又非天涯,本来可以相见相守的姻缘,为什么中间会有这么多波折,会遭到无端的嫉恨和隔绝呢?
对于不能常见的恋人来讲,中元实在是个灵魂和心意的大节。
他的爱人受制于身份和环境,无法和他相守,成为他一生的白月光和朱砂痣。
这首诗作于李商隐初登进士不久,对方在皇家公主身边服务,道家的盛大礼仪,她都有出席。他们的团圆,极有仙意而凄楚。遥遥相望中,别人的花好月圆。
“身是三千第一名,内家丛里独分明。
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台弄化生。”唐 · 薛能吴姬十首 其十
唐朝的中元节,有着各样的民间活动。
祭祀灵魂,也代表着灵魂不灭和生生不息。
那么在唐朝的中元节,还有一个风俗,就是将蜡烛做成婴儿的样子,放在水中,妇女们求子。
一方面,圆月自古象征蕴含孕育。
七,在中国,又代表阳气旺盛,健康。
结合佛教中此日鬼魂出没,也会投生转世,所以中元节也是妇女祈子的日子。
这首诗,写的是深宫里绝色的妃子,容貌出众,看样子恩宠不衰。
但是她却在这天,专门在芙蓉池边,洗着蜡烛做的“化生儿”。
子嗣是这位女子最大的心愿,因为红颜易老,恩宠易断,只有孩子,才是她最深的渴望。
这首诗可以结合《甄嬛传》的故事来看。古代的后宫女子不可谓不聪慧美丽,但是又有多少能幸福平安到老的呢?
“木叶回飘水面平,偶因孤棹已三更。
秋凉雾露侵灯下,夜静鱼龙逼岸行。
欹枕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绕梁声。
锦帆天子狂魂魄,应过扬州看月明。"唐末 · 罗隐《中元夜泊淮口 》
这首中元诗大气奇绝,恢弘鬼魅。
罗隐在中元这天,夜泊扬州,看到了这里浩瀚的秋水明月。
落下的早秋树叶飘荡在平整的水面上,而他的小船还在三更的明月水上,水天一色。
后半夜,空气中有凉气水汽凝结成露水,连船上的灯火都润湿了。
寂静的后半夜,万籁无声,可以听见水中的鱼往岸边游动的声音,空气里带着水生动物那种腥气。
我躺在船舱里,正想着如何写一首中元的诗,好题在岸边酒店的柱子上,忽然听见了半夜里的歌声,歌曲清婉动人,抬头一看,那岸边依旧灯火璀璨,那是岸上人家的不夜城。
我想起古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
这是七月十五中元节,战争的历史已经走远,而隋炀帝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
但是为什么这种感觉这样的仿佛?
如果隋炀帝今夜有灵,他一定会来到此时此地,这几百年前属于他的月光还在,属于他的繁华依旧,只是他的狂放,导致了他是短暂的亡国之君,对于江山繁华,扬州烟月,别有怅恨吧。
以隋炀帝的狂魂魄,来对照扬州江水之秋浩渺,月分明,于沧桑荒芜的夜色里,又有绮艳的歌楼远景,万千历史之感,重叠一时,可谓气壮。
“中元时俗类秋尝,病起躬行力未强。
摖 米乍炊知早熟,盂兰方倒喜初凉。
风摧豹脚蚊休拍,露逼鸡毛菜已长。
皮骨仅存心尚壮,犹思荷叶当蕉觞。”北宋 · 韩琦 《中元病起》
那么宋朝的中元节更民间化。
中元节的岁序之感更加分明,那是早秋的大节。
瓜果上市,秋粮收获。虽然是祭祀大节,但是生活中的人们肯定要享受早秋的美食。
比如新碾的早稻米,可以吃了,香喷喷的稻米饭,对应早秋凉爽的天气,十分舒适。
蚊子此时已经没有了,因为天气凉爽,麻蚊子也难安身,倒是早晚间的露水滋养毛白菜,那是清甜可口。
经过漫长的暑热和多病,我虽然瘦了且病还没有完全好透,却开始想喝解渴清凉的荷叶酒了。
早秋气候逐渐凉爽干燥,所以吃的方面,讲究营养,去燥,补足夏天消耗的能量。
“月色如霜不粟肌,月光如水不沾衣。
一年没赛中元节,政是初凉未冷时。”南宋 · 杨万里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其十二 》
因为中元节到后来流行成鬼节什么的,世俗人们多有忌讳。
但是我喜欢杨万里的诗,因为他的诗自有一种明亮明丽健康动人的审美。
月色像霜一样皎洁,却不会让皮肤感觉寒冷,月光像水一样流畅,却不沾湿衣裳。
一年当中,没有什么时候可以比过中元节的美好。
因为中元节正是秋凉未冷之时,有秋的清丽,月的皎洁,人的舒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