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思乡经典诗词(晚秋清美绝句六首)
传统秋季的最后一段时间,称为季秋或者晚秋。
从节气历上来讲,是从寒露节气开始,到立冬之前。
从月历上讲,农历九月,是为季秋月和晚秋月。
晚秋是秋冬换季的时期,太阳更加偏南,北方冷空气占据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北方,气温可降至10度以下,在长江流域,气温在15度到25度之间,在岭南地区,气温在22度以上。
这样的天气温度,如果不遭遇大面积的寒风寒潮,其实清美如同春天。虽然大型的草木林木,因为阳光和雨水的减少,气温的降低,而会出现黄叶红叶落叶的景观,但是低矮的草本却迎来新一轮的生机,在阳光雨露中展露出春天一样的清新成长。
明丽的天空,清宜的气温,斑斓的秋山色彩,可爱的翠草野花,构成绚烂清新的晚秋。
当然如果有风雨,则会感觉分外萧条寒冷,毕竟这是向冬的序曲。
晚秋正是风物清和,最适合看山旅游,登高畅志。就算是在闲庭院,如果你有心,也会发现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物和乐趣。
“地僻门深少送迎,披衣闲坐养幽情。
秋庭不埽携藤杖,闲蹋梧桐黄叶行。”唐 · 白居易《晚秋闲居 》
晚年的白居易,定居在洛阳履道里,因为疾病,又因为是太子的老师,所以在这里过着养病半退休的生活。他虽然清廉节俭,但是这座庭院,院落宽广,白居易将它打造成树木花草丰盈的花园。此时的白居易,睿智求退,不与当朝的官员发生密集的联系,不卷入政治是非和朝堂权斗,相从过往的,多半是刘禹锡以及几位退休闲居的朋友,以豁达清逸的状态,度过人生的晚年。
这地方自然是门可罗雀,但是这样的门可罗雀,是白居易心仪的生活,和年轻时仕途坎坷的悲凉,是不一样的。因为年轻时候的门可罗雀,意味着被弃用和生存艰辛。他在《琵琶行》里,用了门前冷落车马稀,来形容当红歌女的落魄。
但是在人生的真的晚秋,对于白居易却是恰恰好。
地方偏僻,门庭深邃,这里少了迎来送往的热闹。
我披着衣裳,在这寂静的院落里,欣赏秋光,颐养清幽的心情。
秋天的庭院,没有打扫,也无需打扫待客。
我拿着拐杖,一步步走在落下的梧桐黄叶上,享受着落叶和足语。
秋天的落叶,在不同的心境会有不同的感悟,年轻时悲秋,觉得落叶是青春的骤逝,但是人到晚年,则会生出叶落归根的情怀,土地是叶子最美的归宿。
而在晚秋清美的日光里,落叶焦脆,在足迹下簌簌的响动,是最后生命的私语吧。
老年的白居易爱着这归于自然的天籁和乐趣。
“不利不名空去国,雁飞叶落未归来。
秋风肯待主人至,篱下黄花随意开。”北宋 · 司马光《晚秋洛中思归东园》
司马光当然是大家知道的历史人物,这个少年七岁砸缸,解救出自己掉进水缸中的小朋友,其处理突发事件的果断勇敢且正确,值得很多人倾慕。因为很多人的七岁,没有这样的判断,等到救援来时,可能小伙伴的生命已经没了。
司马光博学多才,且性格果毅,所以仕途很顺,中年时期官至 龙图阁 直学士,但是这样的人,也有疲惫和伤感的时候,这是因为王安石变法,以快速雷霆一样的变革,想拯救北宋的国运,但很多方式和政策,不为大臣所理解接受,包括司马光也是持怀疑的态度。因为治理国家需要稳定持续有效的政策和方法,作为司马光,当然在不清楚结果时,不会贸然跟进,这也是他的责任感和老道之处。但是由于宋神宗极力推行变革,司马光就被政治边缘化了。
他当然忧患国事的同时,也知道自己失去了现实清晰的定位,这和他的治国抱负和理想相违背。
这位很少言归的政治家,萌生了隐退的想法。
我这个人,不为名也不为利,从小离开了故乡,大雁南飞,黄叶飘零的季节,却没有回到家乡啊。
那故乡的风,你肯不肯停留,等待我的归来?我已经想到那故乡的篱笆边,菊花繁茂,那是在等我归来。
古代儒者最高的理想是达则安邦治国,穷则独善其身。
好在司马光比陶渊明富庶,只是他退隐家乡,是无奈之举。黄花南山,是志气的转向,是退路。是故园对于疲惫仕途的人,心情的安抚。
这首诗美在田园的清隽舒适。万里思归元亮井,菊花风露洗客尘。
“三两芙蓉并水丛,向人能白亦能红。
浩然不在芍药下,如何独占晚秋风。”南宋 · 赵蕃《木芙蓉 》
晚秋时节,在江南水岸,最美丽的就是巨大的灌木木芙蓉开花。
绿叶红花,仿佛粉衣绿裳的青春少女,不知道愁滋味,俏丽站在水边,没准是青春的热血要特意感受秋凉的风露,一种明媚,着实动人。
我每次路过木芙蓉的水边,都有一种无以名状的好心情,说仙女太虚了,像极了同学少年的那种迎接,无视外在的雨雪风霜,在一起还摇曳互动不休的美感。
所以这里的赵藩,用的是浩然之美,我深以为是。
木芙蓉总让我想起青葱俏丽的学生时代和朋友们,下着雪也要跑出去一起牵手玩耍,那红红白白的笑脸是青春使然。
有我们在,风雪是最美的风景。
这里用芍药花盛比芙蓉花美,我也认为生动,因为芍药花开,野意而温柔,孟郊有句,芍药最温柔,红红笑不休。
那木芙蓉在清秋里,那种红红白白天然清新的笑,一样不曾停歇。
无怪唐诗有芙蓉帐暖的美词,一树芙蓉如帐,寒夜如春宵。
“油笠芒鞋筇一枝,晚秋天气半春时。
雨多樵径行人少,山崦青红叫画眉。”宋 · 戴栩 《永康道中 其二》
庭院的秋色,显然不能满足清秋的步伐,让我们去得更远,站得更高,让我们去领略秋山风味,深秋美景。
戴着斗笠穿着草鞋,拄着竹棍子,让我们去爬山。
有雨怕什么,这晚秋的小雨,仿佛春雨,人在行走之中,身体早已经没有了那种寒意,只是雨丝飘在脸上,还有点清凉味道,很好,因为脸和身上是热的,正好降点文,滋润滋润。
哦这天气也像春天,这雨也像春天。
站在山顶的亭子上,俯瞰远山近路,烟雨缭绕。
没有多少行人的小路,一道蜿蜒,而远处的山峰在雨中显出青山红树动人的秋美来。
而居然小鸟就在耳边啼叫,如果不是分明知道,那远树是枫红,还以为自己置身在春天的山林,连绵的春花,在烟雨中红了无数的山峦啊。
但是晚秋又比春天美得清新大气,空气清冽而舒畅,时不时一丛野菊花,那香气分明的清苦清甜,有别于春天那种单调的甜美。
好个晚秋红叶雨中山。
“碧天无际细浮香,浅白深黄未著霜。
莫恨花开秋向晚,晚秋方是好风光。” 南宋 · 钱时《新亭观菊二首 其一》
南宋时,菊花培植和欣赏非常壮观。
农历九月初,就有菊花上市,而在京城和城市,到处都有菊展。最可爱的是,郊区往往种植大规模的菊花,一方面是菊花药用价值高,供应市场,另外就是形成观赏旅游景点。
新亭的菊花应该是种植园,满地菊花,连绵数里,直接天际线。
站在菊花丛中,蓝天白云,菊花满地,香气缭绕在花海之上。
这里菊花有白有黄,滋润盛美。
在这样的花海里,你觉得菊花开错了季节吗?
不,这是菊花的主场,晚秋岁冷严肃,有了菊花就不同。
晚秋才是菊花最美的时段,菊花也装点晚秋胜春光。
“红蓼青芦媚一川,夕阳偏丽晚秋天。
吹沙已老松鲈上,日日江头望钓船。”宋末元初 · 舒岳祥 《赠渔者 其二》
晚秋天空澄净,是最美观赏落日晚霞的时段。
唐朝王勃有,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说的就是浩瀚江湖晚霞之美。
但是这首诗,有比王勃更动人的地方,在于人气。
红色的蓼花,青色的芦苇,长满流水两岸,夕阳最美,就是晚秋,霞光绮丽,落日红红。
而此时鲈鱼最美,守在江中的渔翁,醉心在落日晚霞里垂钓。
他们会收获一年中最美的渔获。
而很多人路过江边水泽,也会对这些渔者,生出期望,因为那钓上来的鲈鱼,没准就是自己的晚餐。兜里揣着铜钱,看客们也盯着水面的鱼线吧。
一种晚秋江乡的富足美。
晚秋处处有景,且足够清新足够大气,前提是你要运动开来,走出去,徜徉其间,才会发现自然之美,是这么多彩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