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祝明朝风日好,梅花满眼踏新年(十五首关于守岁的诗词)
除夕夜守岁,也是非常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在除夕夜里,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也叫“熬年”。守岁有两层意思:年长者守岁,是为了辞旧岁,有珍惜光阴的含义;年轻人守岁,是为了延长父母的寿命。
除夕守岁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全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起于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据晋代《风土记》记载,当时在蜀地就有“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的情形。唐宋诗词中也屡见描写除夕守岁的句子。
其中对这一习俗描写最形象的要数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是夜,梦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直到今天,我们都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坐看电视,笑语连连。
十五首关于守岁的诗词,一起来看一看古人是如何守岁的。
1、《守岁》
苏轼 〔宋代〕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2、《守岁》
李世民 〔唐代〕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3、《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白居易 〔唐代〕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4、《除夜》
戴复古 〔宋代〕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5、《岳州守岁》
张说 〔唐代〕
夜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
愁逐前年少,欢迎今岁多。
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
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6、《除夜有怀》
孟浩然 〔唐代〕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7、《己亥除夕》
丘逢甲 〔清代〕
君国无穷感,乾坤此夕心。
纷纭新旧事,慷慨短长吟。
家宴喧儿女,门符阅古今。
围炉闲守岁,莫负酒杯深!
8、《守岁有感而作》
李昱 〔明代〕
家人草草具杯盘,爆竹声中笑语欢。
衣上忽看慈母线,泪痕如雨落更阑。
9、《除夜次唐诗韵》
吴与弼 〔明代〕
银灯守岁未应眠,一听阳春自洒然。
更祝明朝风日好,梅花满眼踏新年。
10、《守岁》
席振起〔宋代〕
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
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11、《共内人夜坐守岁诗》
徐君茜 〔南北朝〕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12、《应诏赋得除夜》
史青 〔唐代〕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13、《钦州守岁》
张说 〔唐代〕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14、《守岁》
项安世 〔宋代〕
人情怜旧复怜新,扰扰通宵杂笑嚬。
炷蜡煎膏留漏箭,卖椒沽酒辨厨珍。
一声竹里千家晓,百和香中九陌春。
莫道病夫无节序,明朝清镜满梳银。
15、《除夜》
林徵韩 〔清代〕
万里从教滞此身,廿年为客惯风尘。
宁须浊酒浇残夜,且与寒花作比邻。
归去梦魂知路远,老来儿女觉情真。
家家守岁明镫坐,我亦他乡度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