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红尘喧嚣,忘却世事烦扰(简单人生54首诗词)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朱淑真《秋夜》
床上洒满了梧桐树缝里的月光,月光透过梧桐树的枝叶,斑斑驳驳地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树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
这句诗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秋夜的宁静和美丽。其中,“铺床凉满梧桐月”一句,通过“凉”字既表达了秋夜的凉意,也表达了主人公的孤寂心情;“月在梧桐缺处明”一句,则通过“缺处明”的表达方式,既突出了月亮的明亮,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体现了朱淑真独特的艺术风格。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稀疏的花影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这句诗用清丽优美的语言,将梅花的气质风姿刻画得淋漓尽致。“疏影”、“暗香”二词,突出了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和幽独超逸。同时,诗人以“水清浅”和“月黄昏”作为背景,更衬托出梅花的高雅和迷人。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杜甫《夜宴左氏庄》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描述了一幅宁静优雅的夜景,让人感受到夜幕降临,树林中微风拂过,月牙儿悄然落下,月光如水洒在衣裳上,把琴放在桌子上。整个场景充满了安详与宁静,令人心旷神怡。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明月高悬,卢先生正弹奏着古琴,琴声悠扬的景象。
这句诗运用了铺叙的手法,将清静的夜晚、明亮的月光以及弹琴的幽人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表现出自己对于友人卢子顺所弹奏的古琴曲的深深倾醉,沉浸在琴声的美妙氛围中。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李白对于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也表现出他对于清静、淡雅生活的向往。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无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访道士不遇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道士行踪的无奈和遗憾,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愁思和对古松的眷恋。整首诗以访戴天山道士为主线,通过描写诗人所见所闻,展现了戴天山道士隐逸的生活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作为结尾,不仅呼应了诗题和开头,而且也点出了诗人愁思的来源和道士的行踪不定。这种结尾方式使得整首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灵澈上人离开时,身背斗笠,披着夕阳的余辉,独自向青山深处走去,渐行渐远。
这句诗描述了灵澈上人离开时的情景,表现出他的清寂风度和淡泊胸襟,别有一番闲淡的意境。通过“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这两句诗,诗人刘长卿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将灵澈上人的归山之行描绘得极富诗意。
这句诗通过灵澈上人的归山之行,展现了诗人刘长卿的闲淡意境和灵澈上人的清寂风度,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天的阴霾一直弥漫,没有散去,霜也来得晚了。只有凋残的荷叶在水面上的声音,仿佛可以听到秋雨落下的声音。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阴沉气氛和李商隐在骆氏亭中感受的孤独和凄清的氛围。通过“秋阴不散霜飞晚”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个漫长而阴沉的秋天,而“留得枯荷听雨声”则将焦点集中在凋残的荷叶上,营造出一种凄清、孤独的氛围。
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崔雍崔衮的思念之情。李商隐在骆氏亭过夜时,想起了远方的朋友崔雍崔衮,通过听雨落在枯荷上的声音,更加深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元稹《离思五首》
诗人通过“闲读道书慵未起”表达了主人公的闲适与慵懒,正因如此,才有机会透过水晶帘下看到佳人梳头的场景。“水晶帘”在此处一语双关,既指代了富贵人家的装饰,也比喻了主人公与佳人间的距离。
佳人梳头,让主人公想起了两人间的情深义重,而“闲读道书”又让诗人重回现实,继续品味着书中的道理和故事。整个场景充满了温馨与浪漫,又掺杂着淡淡的哀思。
此句诗以生活化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爱情的独特感受。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杜荀鹤《春宫怨》
春风吹来,鸟儿发出细碎的鸣叫声,阳光高照,花影在地面重重叠叠。
这句诗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多角度地写出了明媚、生机勃勃的春景,但这样的美景却唤起了杜荀鹤心中无春的寂寞空虚之感。
在《春宫怨》中,杜荀鹤用细碎的鸟声和层叠的花影来描绘了春天的繁丽之景。其中,"风暖"和"鸟声碎"分别呈现了触觉和听觉的感受,而"日高"和"花影重"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阳光明媚和花朵繁茂的景象。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诗人躺在纸屏遮挡的石枕、竹方床上,看了一会儿陶渊明的诗,感到有些倦怠,便随手抛书,美美地睡了一觉。
诗人通过“纸屏、石枕、方竹床”的描述,表现出夏日的清凉舒适;而“手倦抛书”则展示了诗人闲散自在的生活态度。在“午梦长”中,诗人或许领悟到人生如梦,富贵如云烟,从而更加坚定了他的归隐之心。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江南雨夜,诗人等待客人来访的情景。夜深了,客人却未能如约而至,诗人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看着灯花一朵一朵落下。
这句诗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刻画了江南梅雨时节独有的环境和氛围,表现出诗人在雨夜的寂寞和等待。诗人把焦躁和期待的情绪寄托在棋子和灯花上,通过对它们的描绘,传递出对客人的期盼和失望。
此外,这句诗中的“有约”和“过夜半”两个细节,揭示了诗人等待客人的时间之久,凸显了诗人对这场约会的重视和期待。然而,客人的缺席使得诗人的期待落空,表现出一种失落的情绪。
满地白云关不住,石泉流出落花香。
——张俞《游灵岩》
满地的白云却无法关住,从石壁上流出的泉水潺潺流淌,水花溅落,香气弥漫。
这句诗通过描绘满地的白云和泉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向往之情。同时,通过“关不住”和“落花香”等词语,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无奈。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袁中道《夜泉》
清泉在月光的映照下,化作一条溪流,如同飘洒的雪花一般。
这句诗充满了意象和想象力,描绘了山间月夜的静谧与美丽。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清泉在月光下的流动比作雪花飘洒,形象地展现了山间夜晚的静谧与幽美。
同时,这句诗也以动衬静的方式,突出了山的寂静与生机。流泉在月光下的流动,似乎在寂静的山谷中荡漾开来,为整个山谷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
——辛弃疾《贺新郎》
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这句诗中,辛弃疾描述了自己独自坐看停滞不动的云朵,而流水声和青山色都争相前来与之相互欢娱的情景。这里的“水声山色”有如陶渊明诗中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意境,象征着大自然的呼唤和慰藉。而“竞来相娱”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感受,也暗示着作者对世事的淡泊和超脱。
夜来对坐默无言,水月清凉栀子碧。
——陈镒《次韵赋无言上人盆石》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上人相对而坐,默默无言,欣赏着水月之景,倾听着栀子花开的声音。这里的“水月清凉”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清凉,而“栀子碧”则描述了栀子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雅。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花香月色,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无题》
院落里,梨花沐浴在如水一般的月光之中;池塘边,阵阵微风吹来,柳絮在空中飞舞。
这两句诗出自宋代晏殊的诗《无题》,寓情于景,景中有情,描绘了一个华丽精致的庭院,反映出诗人的高贵身份。“溶溶月”和“淡淡风”,是诗人着意渲染的自然景象。
这里展现的似乎是实景,又仿佛是一个幻觉,诗人以神取景,神余象外。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王昌龄《太湖秋夕》
月光皎洁,小船在湖上轻轻移动,夜是如此安静,仿佛连魂梦也在归去。
在深秋的一个夜晚,诗人宿在太湖的一条小船上,月光下,小船在水上慢慢地移动。夜是如此地安静,湖面泛起一片寒气,洞庭山落下一层微霜。诗人似睡非睡,似梦非梦,隐隐地感到海风吹过,听到远远的地方有大雁南飞的声音。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太湖秋夕图。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程颢《秋日》
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
程颢的这句诗以一种深刻而富有哲理的方式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指出,尽管世间万物千变万化,但只要我们以平静的心态去观察和理解,就能发现其中的乐趣,这种乐趣并不因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而是与四季的美丽风光同在。
同时,它也暗示人们应该尊重自然,欣赏自然,从中得到快乐和启发。无论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美,人们应该以同样的热情去欣赏和享受这些美。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陆龟蒙《和袭美春夕酒醒》
酒醒后发现月亮已经挂在天上,花影映满全身需要有人来扶。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酒醒后发现月亮已经升上天空,而自己满身花影,需要有人来扶持。这里运用了花影、明月等意象,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凸显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醉酒后的状态和情趣。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这句诗描绘出夏日悠闲的生活情景,流露出词人欢欣的心情。通过团扇摇动带来的微凉,突显出夏日的长久和美好。这种美好的感受,既来自于夏日的悠长,也来自于团扇带来的清凉。
在炎炎夏日中,词人借团扇之微凉来享受夏日的惬意,也借助菊花开放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白居易《秋雨夜眠》
在这句诗中,诗人刻画了一个老翁在秋夜雨声中的安适状态。他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却心境宁静,安于闲适的生活状态。他熄灯之后,迟迟不能入睡,享受着秋雨的宁静和自然的音乐。这种状态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也表现了他对于年老生活的平和心态。
同时,这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于自然的细腻感受。他通过描写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的情况,刻画出了一个安适闲淡的老翁形象,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个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这种描写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也表现了他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于自然的热爱。
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古琴书生倦意袭来,在鹧鸪的叫声中唤醒南窗下的午睡。
这句诗描述了一个人在炎炎夏日中,寻找舒适的生活方式。他坐在南窗下,听着鹧鸪的叫声,享受着宁静的午后时光。这里的“鹧鸪唤起南窗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夏日的安逸和舒适。
同时,这句诗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以古琴和书作为寄托,借着鹧鸪的声音,让自己的生活充满着趣味。这里既有琴书为伴的宁静,也有鹧鸪声中的闲适,描绘出了一个生动的夏日午后景象。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韦应物《秋夜寄丘员外》
寂静的山中传来松子落地的声音,遥想你应该也还未入睡。
这句诗是在描述作者在秋夜中思念友人丘员外,同时也想象丘员外也应该在思念自己而难以成眠。诗人通过听到松子落地的声音,推想丘员外应该也还未入睡,从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通过“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这一句,诗人以五彩交辉的浓笔,描绘了雍尊师居所优美、静谧、仙境般的环境,以青牛、白鹤来点缀隐居处,又用花和松做烘托,塑造出一个清幽静美的境界。
青牛、白鹤这些元素,都是道家文化中常见的象征,这里被用来表现雍尊师的道行高深。同时,花和松的描绘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静谧、清幽的氛围。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
寂寞幽寂的庭院内春天已临近尽头,梨花落满地面而院门紧掩。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孤独、寂寥的庭院景色,以及主人公面对这种景色的内心感受。通过“寂寞空庭春欲晚”这一句,诗人刻画了一个孤寂的庭院,春天已经过去,只剩下满地的梨花和紧闭的院门。这种凄凉的景色,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同时,这句诗也流露出诗人深曲委婉的怨情。主人公面对着春光已逝、梨花满地的景象,无法打开心门,与外界联系,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忘了一般。这种孤独、无助的感觉,正是诗人所表达的怨情。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王维《田园乐七首》
花瓣凋落家中的小童没有打扫,黄莺啼叫闲逸的山客犹自酣眠。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场景。花瓣凋落在庭院中,家童还没有起床清扫;黄莺在树上啼鸣,山客还在家中安眠。这种平和、宁静的田园生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安逸。
同时,这句诗也体现了王维退居辋川别墅后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他在这片别墅中,享受着自然风光,体验着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舒适。这种生活状态,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