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情脉脉,情深意重(人生自是有情痴4首诗词)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我用纳兰容若这首词作为引子:
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茫茫苍穹,万物更替,我们的生命,是岁月馈赠了我们情感,又是情感给予了我们悲欢。当,某一日,我们终湮没在喧嚣的人流时,回首,彼此还有往事依旧记得。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
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街上张挂的花灯照耀得好像白天一样。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而我也满心欢喜,前往与佳人约会。
今年元宵夜之时,街头的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可是却再也见不到去年的那位佳人,相思落寞的泪水打湿了春衫的衣袖。
这首词最突出的特点是构思巧妙,对比突出,在今与昔、悲与欢的交织映照之中巧妙地抒发了面对物是人非时的不堪回首之情。
上片追忆去年元宵夜的欢会,极力描写元宵节灯火辉煌的情景,但描写灯市不过是为了展示欢会的时空背景。
“月上柳梢头”二句再现了那令人沉醉的情景。“黄昏后”交待主人公与其情人相会的时间,既是对“月上”这一时间概念的形象表现,也是对男女主人公欢会环境的补充描绘:明月皎皎,垂柳依依,是那样富于诗情画意!
但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成为记忆,时光飞逝如电,转眼到了今年元宵夜,把主人公的情思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今天的环境一如去年,月色依旧美好,灯市依旧灿烂如昼。环境依旧似去年,而人呢?词人于人潮涌动中无处寻觅佳人芳踪,他抚今思昔,辛酸无奈之泪打湿了自己的衣襟。
欧阳修笔下的这对情侣那是满满的遗憾,很自然的又会想起唐代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这样的失落与抱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宋朝时,一位叫月英的姑娘在钱塘街上开胭脂店营生。
有一天,后生郭华郎在街上闲游,在胭脂店遇见了月英。两人一见钟情,经过几番波折以后,终于有机会相约在城外土地庙相会。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英准时来到土地庙赴约,但等到三更,仍不见郭华郎前来。忧伤之余,她在墙上留下诗句,诉说对郭华郎失约的失望心情,表明要到江边再等郭华郎,若郭华郎再误佳期,便要投江。
然而,他们相约之日恰是郭华郎母亲的生日,郭华郎向双亲祝寿后,父母要他陪着饮酒,不知不觉喝得酩酊大醉,直到三更酒醒,惊觉贪杯误事,急奔土地庙。来到以后却不见月英,在徘徊中见到墙上月英泣诉情意的诗句,立刻再赶去江边寻找月英,却没有找到。
原来,月英在江边没有等到郭华郎,心生绝望,已经投入了江中。而郭华郎在江边又冻又急,不久也生病去世。
有些人一旦错过,便是终生的悔恨与遗憾,可是又如此无可奈何,令人肝肠寸断。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到底有多深呢?丛丛杨柳笼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金车玉马豪车停在游乐之处,她独自在高楼上凝望,怎么也看不见那章台路。风狂雨骤,三月即将讨去,黄昏时悄悄地把门掩上,没有办法把春光留住。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上面这首词描写一个独守深闺的富户少妇伤春的情景与心情。
这位少妇虽然生活在一个庭院深深的富贵之家,但是内心却非常寂寞。物质环境的优裕,始终难以弥补感情世界的凄清,她禁锢在高门之中,丈夫经常抛下她到外面游荡。因而她向外望去,树多雾浓,帘幕严密,闺房寂落之深怨无法言表。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暮春黄昏,她又和往常一样,独自一人守着空房,看到满院横遭风雨摧残的花儿零落,触动了她的情怀。她感叹青春难留,这样眼中的景致也不免变得暗淡萧索,含泪问花,然而花只管从枝头纷乱落下而无语。她对那落花不禁生出同病相怜之感。
整首词如泣如诉,一种深深的愁苦心情跃然纸上,意境浑融,语言清丽,尤其是最后两句以花衬人,意味深长,历来为人们所赞誉。
南宋词人李清照读了这首词以后,特别喜欢“庭院深深深几许”这一句,以“庭院深深”为曲调作了好几首词。
息妫是春秋时息侯的夫人,称为息夫人。
后来,因为蔡哀侯向楚王称赞了息夫人的美貌,导致楚国出兵灭掉了息国。妫氏在宫中听说楚军破城,奔入后苑准备投井自杀,结果被楚将斗丹拦住。斗丹劝她用自己来保全息侯的性命,妫氏决定忍辱偷生。
楚文王对妫氏好言抚慰,答应不杀息侯,并在军中立妫为夫人。因为她面如桃花,便把她称作“桃花夫人”。
息侯在国家灭亡以后来到楚国,做了都城守门小吏。妫氏在楚宫中备受宠爱,但是她却经常独自坐在后花园里,泪眼问花花不语,思念自己的丈夫。
三年的时光一晃就过去了,妫氏为楚文王生下了两个儿子,却始终不发一言。楚文王十分纳闷,一定要妫氏说出道理来。妫氏万般无奈,才泪流满面地说道:“我作为一个女人却事二夫,不能守节而死,又有何面目向人言语呢!”
息夫人的不幸遭遇及她无言的抗议,被后世传为美谈。到了唐代,人们还为她立了一座“桃花夫人庙”。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宋·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在筵席上,本打算将回去的时间定下来,可是话未出口,眼角里已经泛着泪花。
原来的满面春风刹时变成凄惨呜咽。人生啊,人生在世,情到浓时,很难自控地流露出丝丝情痴,大概这种离愁别恨,与春风及明月并没有什么关系。
饯别的酒宴前,离别的歌一曲终了,切莫再换新的曲子了,因为只要一曲已经叫人伤心凄切肝肠寸断。我们相携一起,定要看完洛阳城中开遍百花,才与春风轻松地告别。至少这样可以少些滞重的伤感。
这首词开端的两句,以欢乐的场合、美丽的人物与离别的归期作对比,因此自然变成了伤心的“惨咽”。
这种转变与对比之中,隐约反映出欧阳修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他对人世无常之悲慨这两种情绪。
离情别恨是人与生俱来的感情,与风花雪月无关,这是对眼前情事的一种理性反省和思考,而如此也就把对于眼前情事的感受,推广到了对于整个人世的认知。
末尾两句语调突然高昂,变得极为豪宕有力,豪宕之中又隐含了沉重的悲慨。所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论及欧词此数句时,称赞其为“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清代的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先后曾经有过两后十五妃,但是婚姻生活却是一个悲剧。
福临册立的第一位皇后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后来因为性格不合,把她降为侧妃,另立惠章皇后。但是两个人不久又发生矛盾,不过这位皇后能委屈圆通,又受到太后的呵护,才没有被废掉。
福临真正视为红粉知己的是董鄂妃。
董鄂氏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被册为“贤妃”,仅过了一个多月,再度晋升为“皇贵妃”。十二月初六,福临还为董鄂妃举行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下诏大赦天下。在有清近三百年的历史上,因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董贵妃与福临这位少年天子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度过了一段琴瑟和谐的时光。然而董鄂妃本来就体弱多病,生了一个男孩儿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一十一岁就撒手人,告别了深爱着她的少年天子。痛不欲生的福临辍朝五日,在景山建水陆道场,大办丧事。
董贵妃辞世,留给少年天子无尽的哀思。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在董贵妃去世四个多月之后,福临也溘然离世,追随自己的爱妃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