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诗词名句有哪些(七首别致的两岸青山诗词)
南高峰和北高峰是分布在西湖周边的两座山峰,南高峰旧称“高一千六百丈”(今实测为海拔256.9米),风景葱倩,登临远眺,可以把西湖和钱塘江景物尽收眼底。北高峰在南高峰西北,遥遥相对,海拔314米,比南高峰略高。景观与南高峰不相上下。无独有偶,在钱塘江两岸也有两座山,吴山指钱塘江北岸的山,此地古代属吴国;越山是钱塘江南岸的山,此地古代属越国。关于这相对的两座山,充满了诗情画意,因此,诗词也特别爱描写它。
1. 《长相思·游西湖》,康与之
南高峰、北高峰通常是烟雨朦胧,特别是在春天。这烟雨朦胧,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愁绪。很多诗词就抓住南北高峰的这一特点来写,宋代诗人康与之的《长相思·游西湖》便是这样,特别是想到当初在西湖的相逢: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
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
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南有高峰,北也高峰,两峰之间,一片湖光锁在烟霭迷蒙之中。春天来了,面对美好的湖光山色,愁绪万千种。为什么忧愁呢?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油壁车轻郎马骢”这一句中有个典故:《苏小小歌》云:“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所以,整句的意思是,郎的情意浓浓,妾也情意浓浓,妾坐油壁香车,郎骑青骢宝马,还记得不,是在九里松初次相逢。
以南高峰和北高峰的烟霭来引出忧愁,实在是神来之笔:因为身处西湖,看到南高峰是一片雾霭沉沉;回头看北高峰,还是一片烟波迷茫。这当然引起人们无尽的愁绪!
2. 《相思令·吴山青》,林逋
而宋代诗人林逋笔下的吴山越山,则不是因为雾霭引出愁绪,而是因为人在钱塘江上走,吴山越山相对送迎而引出的离愁别恨。吴山和越山就像人一样送别我们,自然而然让我们想起分离。他在《相思令·吴山青》中写到:
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青翠的吴山和越山耸立在钱塘江的北岸和南岸,两两相对,隔江呼应,却是不懂恋人分别的愁绪。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离别的人儿双双热泪盈眶,“罗带同心结未成”,两人相爱却没办法在一起。“江边潮已平”,钱江潮过后水面已经恢复平静了,实际是指两个没办法在一起的人的心冷了。
词中的“吴山越山”,以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 ,以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和清新优美的语言,托为一个女子声口,抒写了她因爱情生活受到破坏,被迫与心上人在江边诀别的悲怀。
3. 《西湖竹枝歌九首其一》,杨维桢
还是写南高峰和北高峰,这回是写南北高峰的云雨,而云雨带来的愁绪,更甚于雾霭带来的愁绪。元代诗人杨维桢在《西湖竹枝歌九首其一》中写到:
劝郎莫上南高峰,劝郎莫上北高峰。
南高峰云北高雨,云雨相催愁杀侬。
南高峰云北高雨
劝你不要上那南边的高峰,劝你不要上那北边的高峰;南边的高峰上有浓浓的云朵,北边的高峰上有朦胧的细雨;那云和雨相互催生会使你更加忧愁。
这首诗将阴雨天对人心情的影响表现得淋漓尽致,至于有什么忧愁,诗中没有明说,但一个“郎”字,则暗示是情愁。心里已经有了情愁,再加上北高峰阴雨天气的影响,那是愁上加愁了!
4. 《朝中措·吴山相对越山青》,吴文英
宋代著名词人吴文英,则将“吴山越山”的男女之情,扩展到朋友之情,借用“吴山越山”之青,是隐居的好地方,表达对友人的规劝,希望他能急流勇退。他在《朝中措·吴山相对越山青》中写到:
吴山相对越山青。湘水一春平。
粉字情深题叶,红波香染浮萍。
朝云暮雨,玉壶尘世,金屋瑶京。
晚雨西陵潮讯,沙鸥不似身轻。
吴山相对越山青
“吴山相对越山青。湘水一春平”,吴越两地紧相邻,山山对望可以互见对方山上的青碧。词人感叹,长江自湘顺流而下,一江春水平铺东流入海,真是好一幅写意山水画卷啊!并且那湘水也还是好友的故乡呢。
“粉字情深题叶,红波香染浮萍”, “粉字”句化用“红叶题诗”典故,此言有一位痴情女,用象征情的粉红色胭脂题了相思字在绿叶上面,并且将它投入水中希望送到爱人的手里,因此使水中的浮萍也沾染了胭脂的香泽。这表明赵梅壑家乡有一位女子恋着他。
“晚雨西陵潮讯,沙鸥不似身轻”,你看那晚雨正在催促着西陵边的大潮加速急退,它似在催促你也需尽早离开这繁华地,去过那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所谓‘急流催勇退’是也。这样你就可以无官一身轻,甚至可以与自由飞翔的沙鸥媲美。
5. 《长相思》,汪元量
如果真正在吴山或越山隐居,也未必会“无官一身轻”,你身是隐了,但心呢?也隐了吗?特别是国破家亡。南宋末年的诗人汪元量在《长相思》就表达了这种愁绪:
吴山深。越山深。
空谷佳人金玉音。有谁知此心。
夜沈沈。漏沈沈。
闲却梅花一曲琴。月高松竹林。
吴山深。越山深
“吴山深。越山深”,当你真正隐居于此的时候,面对国破家亡,其实是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空谷佳人金玉音。有谁知此心”,是一种“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渴望和无奈。
“夜沈沈。漏沈沈”,心也沉沉。“闲却梅花一曲琴”,一个“闲”字,字里行间,透露的是一种无力之感。“月高松竹林”,是一种“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无奈。
宋亡,有太多文人雅士痛苦!
6. 《长相思·南高峰》,袁正真
词人袁正真,本为南宋宫女。公元1276年,元军破临安,太后乞降。帝后三宫三千多人迁北上元都。当时词人汪元量三次上书,求为道士而返回江南。在其辞别元都将要南行之际,南宋旧宫人为之饯行,并赋诗相送。袁正真这首词即作于此时。全词为:
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浓。
湖山图画中。
采芙容,小小红船西复东。
相思无路通。
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浓
“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浓”,愁也是时淡时浓。“湖山图画中”,以“山”连及“湖”,再以“湖”字暗逗下片,上承下转,出乎自然。所以有“采芙容,小小红船西复东”。
“相思无路通”,寻其所思,觅其所爱,东寻西觅而不可得。令人陷入无限的伤怀和幽恨之中。“无路通”三个字,使其陷深深地绝望之中。对于“无望”和相思两情感。对于也曾是“日夜思家归不得”的汪元量来说,不仅完全可以理解,而且定会唤起深深的同情和强烈的共鸣。
这里借“男女相思”之情,表达了家国之恨,故土之思!
7. 《长相思·吴山秋》,章丽贞
这首词也是宋代宫人之作,为章丽贞。表达的也是国破家亡,身为囚徒的痛苦之情。这首《长相思·吴山秋》表达了更为明显,毫无隐饰:
吴山秋。越山秋。吴越两山相对愁。
长江不尽流。
风飕飕。雨飕飕。万里归人空白头。
南冠泣楚囚。
吴山秋。越山秋。吴越两山相对愁
“吴山秋。越山秋。吴越两山相对愁”,由“秋”入“愁”,是诗词的常用手法,况且是“吴越两山相对愁”,真是愁上加愁!“长江不尽流”,愁也不尽,这跟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一致的。
“风飕飕。雨飕飕”,真是“秋风秋雨愁煞人”,“万里归人空白头”,只能白白的白头,归人仍在万里之外,仍不得归。“南冠泣楚囚”,一群囚徒相互哭泣,徒增无奈!
中华***再也不能重现“建康之耻”了,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