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平则鸣,不要选择躺平(十二首经典感遇古诗)
这两年,“躺平”成了一个网络流行语,很多人由于房价高涨,及所谓的“阶级固化”,从而支持“躺平”,甚至自己也加入“躺平”的队伍。其实,从历史来看,所谓“内卷”,历朝历代都会出现,要说“内卷”,现在能超过清末民初的“内卷”?年轻人遇到困难,需要不平则鸣,不需要选择“躺平”,历代诗人的“感遇诗”,就是一种不平则鸣,他们没有选择“躺平”,这才是我们这个***需要的。
1.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五》
“感遇诗”写得最好的,要数唐代诗人陈子昂,他的“感遇组诗”一共三十八首,我个人最喜欢其中的第三十五首: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亡祸,磨灭成尘埃。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这首诗写得通俗易懂,“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自己本来就是富贵家子弟出身,但又没有纨绔气息,平生只爱学习增长才干、才能。“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我们一般人是“感时思躺平”,诗人是感时思报国,并且不是想想而已,而是在草野之间拔剑起舞,锻炼才干。“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为了自己的报国梦想,诗人向西,骑马奔驰到了丁零塞,去感受那里的战斗气氛;然后,又北上单于台,去那里感受抵抗北方***的战场。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这两句诗,让我们想起诗人最有名的那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意境是相同的,表达了诗人希望创建一番事业的豪情!
2. 《感遇·兰叶春葳蕤》
第二个“感遇诗”,要数唐代政治家诗人张九龄,他的“感遇组诗”一共十二首。“感遇诗”,最讲究的是“托物言志”,张九龄这方面也是写得最好的,非常有可读性,我们来看他的《感遇·兰叶春葳蕤》: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诗人选取了两种与众不同的花儿,兰,素有“幽兰”之称,而桂,则盛开于秋,可以说两者都有怀才不遇之感。但兰自“葳蕤”,叶子多么繁茂;桂自“皎洁”,花儿洁白。“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春兰秋桂欣欣向荣,因而使春秋成为美好的季节。
怀才不遇又怎么样?我自己欣欣向荣就可以了。在诗的结尾,诗人进一步的说,“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其本性,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从而,诗人发出了自己的呐喊,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
3.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的“感遇诗”,也大量使用了“托物言志”。他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也是以兰花言志,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兰花如果是生长在春夏之间,茎叶茂盛多么美好青葱。然后进一步描写兰花,“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幽雅孤高独擅林中美色,红花覆盖着紫色的株茎。可惜,“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无可奈何,白日缓缓走向夜晚,袅袅的秋风已悄悄来临。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随着秋风的来临,一年的繁花都飘摇零落,美好意愿终究如何完成?诗人在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的同时,选择了兰花作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自然是期望自己能像兰花一样,“幽幽其芳,扬扬其香”!
4. 《感遇·北山有芳杜》
唐代诗人岑参的《感遇·北山有芳杜》,则有别于怀才不遇的感慨,是另外一种感遇,也值得我们一读:
北山有芳杜,靡靡花正发。
未及得采之,秋风忽吹杀。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
纵使秋风无奈何。
四时常作青黛色,可怜杜花不相识。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北山有芳杜,靡靡花正发”,“杜”,即杜若,草名。夏日开白花,叶有香味。在北山下面有杜若草,现在正花开旺盛。“未及得采之,秋风忽吹杀”,还没有来得及采摘,就被忽然而来的秋风扫落。这当然是指社会环境对人才的打压,历朝历代都会出现对人才打压的非常时期。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四时常作青黛色”,笔锋一转,诗人高度赞扬青松,一说它入云百丈,再说它“纵使秋风无奈何”,更是赞扬它,“四时常作青黛色”。最后,诗人说,“可怜杜花不相识”,可惜杜若花不知道青松的好。通过这句诗,诗人告诉我们,做人不要像花一样柔媚、容易摧毁,而要像青松一样坚韧挺拔,傲立风中。
5. 《感遇·孤鸿海上来》
记得初中时,我们学过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高度赞扬了迎暴风雨而来的海燕形象。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唐代诗人张九龄则高度赞扬跟海燕相似的鸟儿,孤鸿。他在《感遇·孤鸿海上来》中写到: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孤鸿的征程,是在海上,而不是池塘河潢。“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与孤鸿对应的是双翠鸟,它们“巢在三珠树”,当然是窃取了庙堂之高的奸臣们。诗人进一步写到,“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修美的品德将担心他人的嫉妒与打压,高明之位会让神鬼都深感厌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今日的我在冥冥之中遨游,那也独自游弋的人们将何处追求呢?可以看出,诗人借“孤鸿”,表达了诗人不羡慕荣贵,澹泊名利和决意隐退的情怀!
“孤鸿”固然深受“双翠鸟”的打击,但它从不与“双翠鸟”同流合污,也不选择“躺平”,而是要和它们势不两立!
6. 《感遇·可叹东篱菊》
诗仙李白一生都积极进取,五十多岁了,还兴致冲冲去参加永王幕府,并且写下了,“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尽胡沙”的豪言壮语。但偶尔,诗人还是有怀才不遇之感,但他从不选择“躺平”,而是热切的希望朝廷能够选用他,这种积极进取之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在《感遇·可叹东篱菊》中写到: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菊花,虽然没有兰花的异香,但是也有自己的芳香,也有自己的特点。这是诗人少有的自谦之语,诗人一向认为自己是大鹏,是“谪仙人”,这次以菊花自居,强调自己与那些名人,是各有擅场。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我正值风华正茂,如果朝廷不使用我,那么我只能飘零而无所依靠。在这里,诗人已经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了,呼吁朝廷能够使用自己,不如自己只能毫无用武之地,无法施展才能。
整首诗,诗人已经把身段放得很低,但没有“躺平”,而是忽悠朝廷能够任用自己,使得自己能够施展才华,这值得我们学习!
7. 《感遇·江乡十年别》
现在的年轻人进入社会,才几年而已,虽然受到一些打击,但还没有受到数十年如一日的打击,没有资格选择“躺平”。我们来看唐代诗人喻凫的《感遇·江乡十年别》,感受他所受的十年以上的打击,以及他的选择:
江乡十年别,京国累日同。
在客几多事,俱付酒杯中。
在客几多事,俱付酒杯中
“江乡十年别,京国累日同”,离开家乡已经十年了,诗人的家乡在江南水乡,那是一个物产富饶的地方;而他在京城,十年如一日,没有任何变化。
“在客几多事,俱付酒杯中”,在京城做客的十年间,诗人经历了多少事,让人感慨万千,但现在,诗人想把它们都付于酒杯中。
一句,“在客几多事,俱付酒杯中”,谁没有满腹的伤心事,不要紧,喝下这杯酒,大醉一场,该哭就哭,该笑就笑,把它们付之于一场醉中。第二天,我们就重新开始,继续为我们的理想而奋斗!
8. 《感遇·江南有丹橘》
前面说了,张九龄是最会选择“托物言志”对象的,这次他选择了“丹橘”,已经被伟大诗人屈原的《橘颂》所赞扬过。而张九龄则着重赞扬“丹橘”经冬犹绿的高贵品质,他在《感遇·江南有丹橘》中写到: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江南地区有一种丹橘,在冬天依然是绿意盎然。为什么会这样?诗人接着说,“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丹橘冬天常绿,并不是因为南方地气暖,而是因为它“自有岁寒心”。是因为它自身的品质优秀,自身耐寒,自身能够抵抗各种打击。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就算是这么优秀的丹橘,完全可以推荐给庙堂之高,但实际上阻碍实在太深重了,也只能怀才不遇。诗人告诉我们,纵然怀才不遇,也要像丹橘一样,能够经受各种严寒打击,永不服输!
9. 《感遇·燕子楼中人去时》
对于年轻人来说,爱情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选择“躺平”的年轻人,对于爱情,也选择放弃,这怎么对得起自己来世一场?明代诗人柯潜的《感遇·燕子楼中人去时》,是“感遇诗”中少有的感遇爱情的诗篇:
燕子楼中人去时,落花飞絮系相思。
阑干独倚看明月,肠断春风知不知?
燕子楼中人去时,落花飞絮系相思
“燕子楼中人去时,落花飞絮系相思”,“燕子楼”,唐贞元年间,朝廷重臣武宁军节度使张愔 (张建封之子)镇守徐州时,在其府第中为爱妾关盼盼特建的一座小楼。关盼盼姿色俏丽,品貌出众,对爱情忠贞不渝。张愔死后,她矢志不嫁,在燕子楼中度过了孤独、凄凉的后半生。诗人到了“燕子楼”,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关盼盼的忠贞不渝,“落花飞絮系相思”,眼前的落花,眼前的飞絮,都是关盼盼的相思。
“阑干独倚看明月,肠断春风知不知”,诗人独倚在“燕子楼”的阑干上,看着眼前的明月,想起自己的爱情,是那么的心痛,但春风知不知啊!
一句,“阑干独倚看明月,肠断春风知不知”,无论如何肠断,人生一场,刻骨爱情总要经历一次!
10. 《感遇·毁竹伐梧桐》
年轻人要知道,社会是复杂的,有时候就算你不惹别人,别人也会惹你,因为你徒怀其璧。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宋代诗人张耒在《感遇·毁竹伐梧桐》中写到:
毁竹伐梧桐,意欲困凤凰。
彼虽无食息,逸气自高翔。
凤何求于人,人自欲鸣冈。
麾之亦安有,庚子鸮在堂。
昂昂青云士,忍饥而择粮。
使果腹是求,何忧无五浆。
毁竹伐梧桐,意欲困凤凰
“毁竹伐梧桐,意欲困凤凰”,如果你是一只凤凰,你往往会遇到“毁竹伐梧桐”,坏人就是为了困住你。诗人进一步说,“凤何求于人,人自欲鸣冈”,作为凤凰,你没有什么需要求助别人的,但别人为了你能帮他高鸣山冈,所以,要折磨你,让你替他办事。
“使果腹是求,何忧无五浆”,但他们错了,凤凰没有更多的需求,只要能够果腹就行,根本没有其他的需求,就也不会欲求于人。
这首诗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没有过多的奢侈需求,我们就不会欲求于人,就不会受他们控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11. 《感遇·盈盈窗下兰》
这又是一首咏兰的“感遇诗”,却是一位女诗人的“感遇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之士的向往和对他们遭遇的同情。这首明代诗人许妹氏的《感遇·盈盈窗下兰》写到:
盈盈窗下兰,枝叶何芬芳。
西风一夕起,零落悲秋霜。
秀色总消歇,清香终不死。
感物伤我心,流涕沾衣袂。
盈盈窗下兰,枝叶何芬芳
“盈盈窗下兰,枝叶何芬芳”,窗下的兰花,盈盈而立,枝叶、花儿都那么的芬芳四溢。可惜“西风一夕起,零落悲秋霜”,西风一晚上就吹来,兰花在秋霜的打击下,四下零落。
诗人接着高度赞扬兰花,“秀色总消歇,清香终不死”,秀色总是要消亡的,但它的清香永远在我的记忆里,永不消逝。这当然是说的那些受到打击的历史名人,他们的肉体虽然消失了,但他们的精神永存。
最后,诗人写到,“感物伤我心,流涕沾衣袂”,我永远为那些伟人的遭遇而感慨,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12. 《感遇诗·翡翠巢南海》
对于“徒怀其璧”的人来说,“躺平”是没有用的,即使你“躺平”,别人也不会放过你。陈子昂深深感受到这种痛苦,他在《感遇诗·翡翠巢南海》中写到: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
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
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
在南海筑巢,已经远离庙堂之高。但“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因为美人喜欢它的羽毛,使得它的羽毛比黄金都贵重。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在炎热的南国,翡翠鸟被杀身而亡,人们将它的羽毛布置在玉堂里。
“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诗人最后说,人们往往因为他们的才能而受到打击,诗人深深为他们的遭遇而叹息。所以,“躺平”是没有用的,何必浪费自己的才能,而不奋起奋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