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一剪梅经典诗词鉴赏,四首《一剪梅》

longge 12-18 15:56 阅读 我爱育娃
你喜欢《一剪梅》这个词牌吗?《一剪梅》是一个常见的词牌,又叫一枝花,腊梅春、玉簟秋等。以格式结构规整著称,历代很多词人都用过这个词牌填词。 宋代时候,人们称一枝为一

你喜欢《一剪梅》这个词牌吗?《一剪梅》是一个常见的词牌,又叫一枝花,腊梅春、玉簟秋等。以格式结构规整著称,历代很多词人都用过这个词牌填词。

宋代时候,人们称一枝为一剪。一剪梅的意思,就是一枝梅花,相隔两地的人往往通过赠送对方一枝梅花来表达相思。

词牌“一剪梅”,即是取此意而生,很雅致。

一剪梅经典诗词鉴赏,四首《一剪梅》

最唯美的相思爱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一剪梅》处处透露着忧伤和哀愁,那种婉约柔美尽在其中,写得即缠绵,又清芳高雅,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佳作。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了,婚后两个人感觉非常好,因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俩经常有离别,这不免勾起李清照的许多思念之情,于是她用纯美的文字写下了不少词,把自已的感情都抒发其中。

这首《一剪梅》句句是绝美,句句是名句。有人说,宋词万千首,此曲最相思!

深秋的景物在李清照的眼中,是残荷消香,是玉席凉透,是大雁回时,是月洒独楼,那飘零之花、流去之水,都是满眼萧瑟。自己的离愁思绪都写在了字里行间,每句都可以说是非常美,很有意境。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两人就算在不同的地方,他们的心灵也是相通的,表明这种相思和闲愁是双向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心心相印”。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我对你的思念实在无法排遣,刚刚离开了微蹙的眉梢,却又隐隐地涌上了心头。引起人们的共鸣,写出了不想离别,忍受孤单寂寞的心情。

一剪梅经典诗词鉴赏,四首《一剪梅》

最感慨的春愁漂泊: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首词描写了蒋捷乘船经过吴江县时的感慨,吴江是江苏的一个县,在太湖东岸,1276年,元军攻破了临安,当时南宋刚刚亡国。

有一次,蒋捷坐船经过吴淞江时,,一路看到的景物让他倍觉伤怀,想起了故乡,想起国家的败亡,令他非常痛心,江南春色在他眼里,是让他伤怀的,对家乡的思念,让他的那种,爱国文人形象跃然纸上,读来是非常感人的。

春深似海,愁深胜似海,在时光的流逝中,“春愁”却无法排遣。于是从看似嘹亮的声韵中读者听到了夹杂着风声雨声的心底的呜咽声。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樱桃、芭蕉两种植物颜色的变化,具体地描绘了时光的飞速流逝。成为传世了名句。

一剪梅经典诗词鉴赏,四首《一剪梅》

最深情的相思闺怨: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明.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辜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伯虎以女子的口吻,写下这婉转多情的相思之语,痴情女子的灼热情怀,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读来感到凄美无比。

一个痴恋的女子,这一天,下了雨把梨花都打落了,望着梨花,女子想起自己的青春,都在等待中度过了。想起往日的那些美好时光,真是令人销魂。日日都是眼泪伴着愁绪度过,通过皱眉洒泪、看天看云、行行坐坐几个连续动作,表达其坐卧不安的无边相思。

“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如一曲深情的告白,感动着无数痴男怨女。

一剪梅经典诗词鉴赏,四首《一剪梅》

最愤懑的惆怅忧国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志在恢复中原,可无奈朝廷一心求和,收复山河无望,辛弃疾十分失望。在一个中秋之夜,他写下这首词,抒发词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

回忆起那个晴朗的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丛。花影映照在酒杯中,月波荡漾在酒杯中。今晚同样在楼上举杯待月光,可是乌云浸湿了纱窗,雨水打湿了纱窗。

“路也难通,信也难通”一句将词人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词借题发挥,明咏中秋赏月,实为忧国之思,寄恨之作。

文章评论

一剪梅经典诗词鉴赏,四首《一剪梅》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