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经典诗词大全(元稹春分节气诗两首)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唐朝元稹《咏二十四气诗·春分二月中》
春分是一个特别明丽的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它的特殊在于,在天文学上有重要的意义,此日,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是一年之中两次难得的昼夜均衡的日子,另一个日子是秋分。但是春分又和秋分不同,春分这天开始,白天比黑夜长,阳光绚烂,万木生长靠太阳,天气和暖,阳气充沛,怎么不让生活在自然环境里的人感到欣喜?
此时正是农历的仲春二月。从海洋带来的充沛的降水,更深抵达内陆,气流活动频繁,带来了春雷春雨,助力植物的成长。
作为有着丰富知识和农业经验的唐朝丞相元稹,在他短暂的任职期间,大力振兴农业,根据前朝的节气和物候典籍结合唐朝气候的实际,写下二十四节气诗,以简短,精炼,语言清新,普及节气知识,成为唐朝官宣节气诗,在唐朝广泛流传。让我们看看他的春分节气诗。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行处。”
元稹说的二气,是指阴阳之气,认为天地气候的变化都是阴阳二气消长而产生的。比如春分正好是白天和夜晚开始平衡对等的日子,称为阴阳相交,势均力敌。所以他用了争。
古人又认为阴阳不均衡是云雨产生的原因。这和现代气象学中的气流变化有着相近之处。因为春分时节,正是太平洋气流进入大陆,产生多雨的原因。
春分时节容易春雨潇潇。且还不是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种。因为会有强烈的冷暖气团交锋和对流。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当然这不是现代意义的电影。站在高楼之上,云气低垂,春天像小姑娘的三花脸,说变就变,云起远方,忽然就电闪雷鸣。
很佩服元稹,他非常严谨,因为是经常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所以他的顺序是科学的。声音的传递比光线慢。所以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轰隆的雷。这通常都是有旷野农村实际生活的经验。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
这是雷雨之后的山川草木,呈现的苍翠和欣欣向荣的态势。虽然春分时节是早春之花开始凋谢的时段,但是和秋天不一样,花谢立马有新的绿叶生长,山林添绿,而仲春之花也层出不穷。二月百花天,在雷雨之后,向日而开,更加娇艳妩媚。
“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那燕子已经从南方飞回来,在屋檐屋梁上做窝,双双呢喃。燕子和其他鸟类不同,是最亲近人类的鸟,通常会找到自己的旧家园,仿佛是远行归来。燕子飞回来给人的感觉也是非常繁荣而温馨的。不管它们经历了什么,年年此时记得回家,仿佛能懂屋子主人的期盼心情。
元稹这首诗,涵盖了古老节气的三候,燕子归来,有春雷,有闪电。看起来简单,但是我说了,这组节气诗是公开发行的,它在唐朝是经历了各方面的考验的,经得起质疑的。这才是这首这组诗的魅力,大家都接受都认同,才是真正的好。也说明了元稹丰富的知识阅历和驾驭文字的功底。
电影雷声,春风春雨之后是百花向日,燕子飞回,也正是踏青的好时节。所谓南园春半踏青时。
如果上首诗是春分的官宣,元稹在生活里春分出游,也是私人的快意了。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
似木吴儿劲,如花越女姝。
日脚斜穿浪,云根远曳蒲。
凝风花气度,新雨草芽苏。
幸有桃源近,全家肯去无。“唐朝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节录
元稹在丞相位置上做得不长,因为***派纷争,他迅速下台,并调任南方。这是他52岁春分游历浙江会稽山阳明洞的作品。全诗五十韵,一百句,500字,以五言入诗,这是超常的笔力雄健。热爱农业和山林的他此次出游,一定胸中有万千沟壑。我节录一些清新的。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
这就是丞相的大手笔,春分之日,是春天的一半,用高屋建瓴的笔力,来写春分之大气和美。今天春天行走到一半了呀!
他是带着朝圣和旅游的心情看唐朝浙江的山水风物,如此春天,男儿如木,女子如花。
浙江山水别有仙意,你看那太阳在江上的浪里,那无边的水草直接到云根。一片春日浩渺水泽的壮阔。
“凝风花气度,新雨草芽苏。”
这正是春分的花美。二月春花繁茂之时,花来得有气度,而春雨行过,是芳草吐绿,万木抽芽呀。
这里他是写给好友白居易的,我喜欢这里山水如桃源,真想带着全家隐居。
会稽山山水明丽,春分时节游人众多,元稹来此登高,是想化解心中块垒。他本人文武双全,岂甘避世?就看他“中分春一半”,这也不是平淡之人啊!
元稹调任武昌军节度使,53岁七月暴病去世。
他的二十四节气诗是以官宣节气诗流传中唐和晚唐。元稹春分节气诗两首,一首官宣,一首踏青,都写得大气明丽。仅仅以才子来看待他的人和作品,未免不确。
感谢他的二十四节气诗为我们留下唐朝一个文化和农业发达侧影。春风春雨,大气春分!
- 上一篇:描写春天的经典古诗(辛弃疾仲春优美诗词)
- 下一篇:元宵祝福简短句(一元宵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