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唯美诗词有哪些(精选10首经典咏物诗词)
唐德宗贞元年间,年仅十六岁的白居易来到长安,谒见当时的文坛大佬顾况。
白居易呈上自己的诗作,顾况看了他的名字:白居易。
旋即说道:居长安,大不易。
他翻看白居易的诗作,当他读到开头的诗句“咸阳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拍案叫绝。
他说:写出这样的诗作,居长安也容易呀。
众所周知,这句诗出自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萋萋芳草喻送别的不舍之情,千古为之传诵。
在诗词中,不管优秀的咏物诗,诗人们以物抒心,托物言志,用花木虫鸟诉说着内心的感受。
1、最高洁傲世的咏蝉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是贞观年间的名臣,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他觉得自己像极了蝉。
蝉垂下触须吸吮着甘甜的露水,稀疏的梧桐之上,不时传来蝉清远的声音。正是因为站得高远,声音才传得远,而不是借助秋风的力量。
“居高能致远”虞世南说得一个哲理: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扬。
能力到位了,自然就是声扬海外,不需要借势。
2、最惊心动魄的咏石灰诗: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是明代名臣,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成为传世的名句,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于谦一生都如诗中所说,坚持原则和自我,谱写了一曲人生的赞歌。
于谦的“石灰精神”成为后世英勇卓绝的象征。
3、最清空脱俗的咏雪词: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宋·史达祖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咏物词主要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到南宋时,咏物词已进入成熟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更重视写作技巧和形式美。
史达祖以细腻的笔触,绘形绘神,写出春雪的特点,以及雪中草木万物的千姿百态。
此词题为“咏春雪”,却无一字道着“雪”字,但又无一字不在写雪。
全词始终紧扣春雪纤细的特点来写,“巧沁兰心,偷粘草甲”、“碧瓦难留”、“轻松纤软”均准确把握了春雪的特征。
冬雪带来的是寒冷,而春雪带来的则是希望。
4、最意味深长的咏竹诗: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764年,杜甫在成都依附严武,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这一天,在严武家宴饮,看着窗外的竹子,杜甫写下此诗,表达希望得到严武提携与栽培,最终“拨云见日”。
嫩绿的新竹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出的竹梢才高出墙头。新雨过后,竹子更加美好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摧残,新竹一定可以长到高矗云霄。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的呼吁和预见提醒人们:对于一个新生的美好的事物,应该予以保护扶持,而不要让它受到戕害摧残。
中国人总是很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意愿。
5、最傲然不屈的咏梅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一首咏梅的绝唱,也是陆游一生坚贞不屈的写照。
陆游一生都坚持抗金,至死未休,可南宋朝廷却是主和派占上风。
仕途不顺,人生坎坷都没有改变陆游的坚持,一如梅花。不媚俗,不屈服,清真绝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负。
孤独地生长在断桥边,寂寞地承受着风雨,忍受着哀愁。她听任百花的忌妒将她中伤,纵然她片片凋零,落在尘土中,粉身碎骨碾作尘,清香依然留存。
这首咏梅词,通篇未见“梅”字,却处处传出“梅”的神韵,在对梅的赞咏中,显示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6、最平淡而别致的咏蜂诗: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首咏蜂诗讽喻不劳而获者,对劳动者充满了同情。
无论是在平原还是在山野,到处都可以见到蜜蜂忙忙碌碌采蜜的身影。辛苦酿成的蜜主要是用来供养蜂王,或被人所用,自己享用的却很少,诗人替蜜蜂发出了“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不平之鸣。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咏叹蜜蜂终生徒劳,所获甚少,使人感慨无穷。
随着时代的前进,劳动光荣成为普遍观念,“蜂”越来越成为一种美德的象征,而埋头苦干的劳动者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肯定。
早起勤耕作,归来带月光,酝酿生活的蜜。积极向上,努力前行,你会成为照亮自己亦照亮别人的那束光。
7、最凄迷深远的咏蟋蟀词: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齐天乐·蟋蟀》
宋·姜夔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这篇咏物词,借描写蟋蟀悲鸣,倾泻人间幽恨。
词中以蟋蟀的鸣声为线索,把诗人、思妇、客子、帝王、儿童等不同的人事巧妙地组织到一篇中来。
其中,不仅有词人自伤身世的喟叹,而且还曲折地揭示出北宋王朝的灭亡与南宋王朝苟且偷安,醉心于暂时安乐的可悲现实。
陈廷焯说:“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
不论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还是孤身在家的思妇,各有各的忧愁。
8、最幽怨缠绵的咏柳絮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在苏轼笔下,柳絮像花又不是花,而是离人泪。
这是一个思妇,面对漫天飞舞的柳絮,觉得这微小之物蕴含着无限的情思,像极了柔弱的自己。
她醉倒了,在梦里,她飞越千里,到了情郎的所在,却又被黄莺击碎了美梦。那空中的柳絮呀,像是我的泪水。
全词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
杨花与思妇,在词中互隐互现,细看对方,都是镜中的自己。
9、最气势凌厉的咏菊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在起义之前,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被录取。考试不第后,他豪情倍增,借咏菊花来抒写自己的抱负,写下了这首《不第后赋菊》。
黄巢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宏,笔势刚劲,格调雄迈,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英雄形象。
“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句,语调斩截,气势凌厉,对后世许多有志之士的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
没有一个黑夜不会逾越,没有一个黎明不会到来。
10、最清新鲜丽的咏山泉诗: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咏山泉》
唐·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是一首别致的山水诗,也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
腊八粥风味清淡,与肉不一样,却甚得词人喜欢。
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徐徐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活气它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面新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底;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潇潇春雨般泼洒半空,煞是壮观。
尽管山泉清净而鲜活,可是当它流入深涧,水满溢出,分引到小池中,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
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
我愿化为一股山泉,澹泊、清净,过完此生。
人有太多的情绪要发泄,有太多的感情要倾诉,投之于物上,方有咏物诗。
在诗中,有人生的坚持,有人生的理想,更有情感的写照。
如果你也有时间,就来读一读这些咏物诗吧,在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
- 上一篇:杨万里唯美诗词大全(杨万里经典的10首诗词)
- 下一篇:元宵祝福简短句(一元宵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