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的告别古诗句(李白落寞的一首送别诗)
#图文妙笔计划#
在那个车马都慢的唐朝,很多时候一别就是一生,所以那时的人们对于离别很郑重,会举行相应的“仪式”,比如折柳送别,比如设宴饯行,一枝绿柳,一壶浊酒,分别时的愁绪在胸间酝酿,于是又诞生了无数名篇诗作。
比如,许浑的《谢亭送别》: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比如:王昌龄的《送柴侍御》: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李白的一生也写过不少送别诗,25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乘船出三峡到达荆门时写下“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里的江水与锦江一样的碧绿,好像故乡的水在为游子送行。
30岁左右,李白与孟浩然结下深厚的友谊,“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得知孟浩然要去扬州,他为孟浩然写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对好友的不舍。
50来岁,李白出游泾县,得到泾县县令汪伦的热情款待,他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对朋友盛情款待的感谢。
在宣州谢朓楼为好友李云饯别时写下“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达自己历经世事坎坷的忧愤,和一心想摆脱苦闷的强烈愿望。
到了晚年,李白60岁的时候,遇到昔日京城一同做官的旧友韩歆,写了一首《送韩侍御之广德》,那么,李白在写这首诗时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唐李白《送韩侍御之广德》
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侍御是唐代的御史官,说到韩歆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是他有个大名鼎鼎的侄儿——唐宋八大家韩愈。
写这首诗时,韩歆因为自己直言上谏,从京城调离被贬到广德县,做一个小小的县令,而这时的李白,也刚经历一次大风波。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与妻子宗氏在庐山躲避战乱,恰逢永王李璘经过庐山,派使者几次请他出山为幕僚,李白的出仕热情再度被点燃,热血沸腾的他,以为这一次自己经世治国的夙愿能得以实现。
谁知不久之后永王李璘谋反,作为他的幕僚,自然也卷入其中,很快就以“附逆”的罪名关进大牢,李白靠着妻子宗氏的各种打理和托关系,在宋若思的搭救下,才从死刑改为死缓,从死缓改为发配夜郎,夜郎位于今天的贵州桐梓,唐朝时的贵州,绝对是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
好在李白在前往夜郎的途中,又收到赦免的好消息,之后他就暂住在江南的亲戚家,也就在此时,他遇到了被贬的韩歆。
韩歆一见到李白,就开始吐槽自己的不幸遭遇,从朝廷命官到小小县令,只不过因为自己耿直谏言,两个天涯落魄人,一起推杯举盏,回想往昔。
想当年开元盛世,何其繁华,杨玉环的音容犹在,却已化作马嵬坡的黄土一抔,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乱世飘零,让人如何不感慨万分!
贳酒:赊酒,没钱买洒,赊账的意思。
泉明:陶渊明,避唐高祖李渊的名讳,故称陶渊明为泉明。
诗文大意可为:
想着我们俩曾经一起身着华服,走向那金銮殿,那时是何等的荣耀,现在我身无分文,身边也没有五花马、千金裘、龙泉剑等可以换酒的物品,只能靠着赊账,赊来大量的米酒,权且招待好友。
还好,清风明月不要钱,干脆再赊一把月色,把东山月色借来,以月色为灯光,以青山为舞台,我们一起纵情举杯,痛饮狂歌,朋友你也不必太难过,别把被贬的事情放在心上,不如学那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看淡荣辱,自在悠闲。
酣歌一夜送泉明:一方面是开导朋友,别把失意放在心上,像陶渊明学习,淡然处世,一方面也赞美韩歆的性情,不畏权贵,品格高尚有如陶潜。
从这首诗来看,李白此时的心境与往昔截然不同,再也不是青年时期那个意气风发,遍干诸侯的李白,也不是中年时期,那个敢叫高力士脱靴的高傲的李白。
历经人生起伏,特别是流放夜郎事件之后,他的经世治国之梦,“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已经彻底破碎,此时的他只想一心做陶渊明,彻底归隐。
李白一边安慰着朋友,一边回想着自己,大半生过去了,自己已经垂垂老矣,仍是功未成名未就,唯有满头白发,和一颗逐渐冷却又落寞的心。
那个“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豪情万丈的李白,再也不复存在,现在“赊”一片月色,与君对饮,一邀,一赊,两个不同的字背后,承载了多少让人心酸的故事和心路历程!
如果说得知自己不用前往夜郎,劫后逢生与一同赦免的人员喜极而聚,写下的这首《游洞庭湖五首.其二》,“且就洞庭赊月色”,还有一丝豪情和兴奋外。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唐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那么“暂就东山赊月色”可以说,到此时,李白的心是彻底地冷了、凉了!再也不谈人生的追求,再也没有昔日的梦想,一切有如云烟一般都过去。
事实上,这首诗是写给韩歆,又何尝不是在说李白自己呢?
写完这首诗两年后,62岁的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一代“谪仙人”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