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经典古诗词鉴赏(古人的山中岁月六首古诗词)
2008年,王志文主演的《天道》风靡全国,让人记住了丁元英这个商业鬼才,也记住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卜算子·自嘲》: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在这首词里,丁元英以没见过世面的后山人自居,自嘲多读了经阁半卷书,就可舞文弄墨。殊不知,那只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宛如井底之蛙戏说功名与福祸。
真正到了囊中羞涩的时候,原先的斯文也没有了,胸襟也不见了,面朝苍天厚土破口大骂。
此词一出,三个以文化人自居的陪酒之人,顿时百感交集,羞愧难当。本想让丁元英这个商人吟诗出丑,却不曾想是他们有眼不识泰山,偷鸡不成蚀把米。
尤其丁元英美其名曰是自嘲之词,却一字一句扎进他们每个人的心间,将刚才三人坐而论道而又指爹骂娘的丑态刻画到极致,撕开了他们自命清高的遮羞布。
这样的后山人,又岂是没见过世面之人。尤其古典诗词的后山之上,有很多像丁元英这样的隐逸高人。
倘若你问他们山中何所有,为何只能偶做堂前客,他们只会淡然一笑:无它,惟山水白云耳。
1.山中多白云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南北朝·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宰相”陶弘景,曾经隐居在南北朝的句曲山华容洞里,也就是今天江苏的茅山。
他在这里隐居长达45年,接近半个世纪的长度,创立了道教里的茅山宗,还是著名的炼丹家、医药学家。
出身士族的陶弘景,早年就与梁武帝萧衍相识交好,待到萧衍称帝后屡次收到入仕邀请,却坚决不受。无奈之下,梁武帝忍不住下诏询问,“山中何所有”,竟让这位栋梁之才迟迟不肯入朝为官。
这首诗,就是陶弘景为了婉拒梁武帝的出山请求,回答其“山中何所有”而写。陶弘景的回答颇为简单明了,却直入人心,充满意趣。山中别无他有,只有悠悠白云萦绕山岭。
倘若到此处戛然而止,梁武帝必不会就此放弃,不还有大隐隐于市吗,哪里的白云不是白云。
最妙的就是末尾来了一句,“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以温柔诗意的话语,传达坚决拒绝的心意。
一则,只在此山中,我才能感觉到愉悦,只有这里的白云才是我爱的白云;二则,这悠悠白云就是我的平生一片心,无法脱手相赠,只能怡然自得。
寥寥数语,将诗人性本爱丘山的坚定流露其中,暗示你我本就殊途,不必勉强,你不懂我的白云苍山,我也不懂你的庙堂江湖。
可纵是如此,每当朝中发生大事,梁武帝依然鸿雁传书咨询意见,陶弘景也知无不言,成为口口相传的山中宰相。
或许人生就是这样,鸟有鸟道,兽有兽道。倘若你我志同道合,纵使江南无所有,我也能聊赠一枝春。但倘若你我殊途,即使岭上多白云,我也只能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2.山中桃花源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唐·李白《山中问答》
公元727年诗仙李白彻底坠入凡间,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喜结连理,在湖北安陆成家立业后,一度隐居在白兆山桃花岩。
而在这一年,同样在盛唐留下浓墨重彩诗篇的七绝圣手王昌龄进士及第。同样抱有安社稷济苍生之志的李白,此时的隐居颇有些耐人寻味。
所以当有人问询他为何要隐居在这白兆山桃花洞的时候,他先是笑而不答,却以一个“心自闲”,流露了隐居山林的逍遥自在。毕竟,少时的李白也曾与东严子隐居岷山,也流连山水田园之乐。
接着李白就以行云流水的结尾,道出这碧山到底有多好:这里桃花盛开,流水潺潺,杳然远去,就像当初落英缤纷、芳草鲜美的桃花源。这里别有洞天,岂是寻常人间可以比拟。
这种意趣,问话的“俗人”未必能懂,因为这首诗还有一个题目叫做““山中答俗人”。俗人不懂,一则是因为曲高和寡,隐逸之诗意与隐逸之孤独同时存在,并非人人都能欢喜。
二则,李白此时的隐居,到底有多少只是权宜之计。因为三年后他还在不断干谒权贵,如宰相张说和玉真公主,求仕之心仍在。
这样的山中高人,终究会走出大山,去拥抱盛唐的明月,指点盛唐的江山,在天地间起舞、呼啸、沉醉,用一杯一杯美酒,浇灌出盛唐诗仙的绝世风采。
但如此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桃花源,李白终生不曾忘怀,“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3.山中无历日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唐·太上隐者《答人》
这位太上隐者,人如其名,茫茫历史长河里,除了隐居终南山之上,其余一概不知。
而这首答人之诗,更是将这位“隐者中的隐者”之神韵仙姿,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既没有像李白以设问的形式抛出问题的核心,也没有如陶弘景开门见山回答问题的答案,不知所问为何。
但根据《古今诗话》记载,“人莫知其本末,好事者从之问姓名,不答,留诗一绝云”。也就是说,这首诗,是太上隐者为回答“我是谁”,来堵悠悠众口。
那么“我是谁呢”?我就不过是山中人,兴致来了,就在松树石头下高枕安眠,无忧无虑,无欲无求。至于此时是何年又是哪个朝代,山中没有历法,只有寒来暑往,春去冬来,我也不知。
这样的山中隐居,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它远离的不只是尘世的喧嚣,还有人类文明与礼教的束缚,就连时间都失去了规定意义。
可越是这样,太上隐者越能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日月星辰和草木荣枯里感知时间最原始的流动,拥抱青松白云。在没有世俗姓名、年龄和地位等外在束缚里,获得心灵的绝对自由。
4.山中辛夷开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唐·王维《辛夷坞》
此生半官半隐的王维,写过很多关于山中的诗句,私以为这首最具有人生意趣。
因为他不是单纯描写生命的空寂,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而是在辛夷花的花开花落中,让人感受到生命力量的闪耀。
在一片空寂的山涧之中,辛夷花盛放的时候,热情似火,漫山遍野都是鲜红的花萼。可当它凋谢的时候,又飞扬如雪,纷纷洒洒,落入尘土。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辛夷花就在空寂无人的山涧里,自荣自枯,纷纷开且落。
这种生命的周而复始,就像我们的人生,生生死死,悲悲喜喜,起起落落。
你说这伤感吗,人世无常又无人问津当然令人落寞。可又在伤感之中读出一份欣喜,纵使无人欣赏,我心如故,且开且落,尽情绽放自己,就是不枉此生。
兰生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与品质。一个人的价值,不由外界的标准、定义和评价而限制,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本心。
所以当我们怀才不遇或者遇到挫折,像陈子昂那般追问,“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的时候,不如读读王维的这首诗,懂得“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人生意趣。
而这正如对王维有知遇之恩的盛唐名相张九龄所云,“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5.山中故友在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唐·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笔下的山中,是贬谪滁州期间的挂念之地,因为有所思在山中,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韦应物想起山中的故友道士,怜惜他要到涧底打柴煮白石吃,甚为心痛。
这里的白石,可不是石头,而是传说中的神仙粮食,“白石生 ,中黄丈人弟子,彭祖时已二千馀岁……尝煮白石为粮”,在此借指山中道士修炼生活的艰苦清寒。
想到故友要在寒夜如此辛劳,韦应物多想送去一瓢酒,抚慰故人心,“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就是这么一句诗,戳中无数人的心,流传到现代,化为脍炙人口的“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对于道士来说,或许乐在其中。但对于深处万丈红尘的韦应物来说,这一瓢酒不只代表着世俗人的友谊情深,更象征着他这位方外之人的悲欢苦楚,想与友人一醉方休。
此时贬谪滁州,英雄无路,盛唐的明月到了中唐早已暗淡了下去,这风尘滚滚,只想在老友与老酒里消解忘却。
但落叶满空山,无处寻踪迹,韦应物只能将这份人生的想念、失意还有落寞,在这个寒夜独自咀嚼饮却。
这种悲欢愁绪,王维曾经送别友人归去后,也欲罢不能,“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6.山中岁月长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宋·刘辰翁《柳梢青·春感》
南宋词人刘辰翁的山中岁月,是南宋亡国后避居庐陵山中的漫长时光,饱含亡国之恨和故国之痛。
在元宵月夜,词人望着山下披着毛毡的蒙古骑兵,游走在上元灯市之中,一时间哀愁落满城中,就连火树银花也暗含悲泪,楚楚可怜。
街头戏鼓,横笛乐曲,响彻云霄的声音,已不复旧时歌声,尽是异国风情,让人陌生,也让人悲痛。
故而此时在山中独对孤灯的词人,想起故国故人,望着明月皎皎,只能将满腔思念与悲愤,化在“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里。
曾经的临安风光,如今的山中寂寥,还有远处海上垂死挣扎的抗元君臣,让词人长夜难眠。
这样的山中高士,并非为了消极避世,而是在国破家亡中不得已而为之的避乱隐居,心内终究放不下曾经的故国与江山。
词人此时最为期盼,莫过于再度加入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可惜,山中岁月长,沧海已桑田,一切太匆匆。
这就是古人笔下的山中人生,不是山中人,不识山中路。已是山中人,共解山中味。
愿你我都能找到自己的那座山,此生山中去,只在此山中,走进生命的深处,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