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月饼的诗词(月饼寄托思念的诗句)
中秋佳节,月朗风清,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一番风味。中秋节吃月饼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传说始于唐朝,流行于北宋宫廷,后流传于民间。古时月饼俗称“小饼”和“月团”,苏轼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月饼寓意着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
中秋佳节,有关月饼的诗词,一起吃月饼赏月亮!
留别廉守
宋-苏轼
编萑以苴猪,瑾涂以涂之。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悬知合浦人,长诵东坡诗。
好在真一酒,为我醉宗资。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乾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那时的月饼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物,后来才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
元夕度门出宫中月饼同赋 其三
明-袁宏道
曾是金娥印得成,留将旧样说阴晴。
等閒放出中秋月,并与春灯一夜明。
明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更加普遍。在明代刘侗所著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明沈榜《宛署杂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明代宦官刘若愚的笔记《酌中志》中也说:“八月,月饼,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
长泾月饼
清-沙曾达
中秋赏月称佳节,饼以象形价倍增。
百果名繁多种类,家家供献胜红绫。
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吉林纪事诗
清-沈兆褆
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
聚食合家门不出,要同明月作团圆。
全诗都在描述当时普通人家中秋节的一天。中秋的新鲜瓜果排列在晶莹的盘子中。清寒的月亮像月饼一样的圆,全家人在一起聚餐不出门,要同今宵的明月一起来个大团圆。
月饼
清-祁启萼
中秋节物未为低,火烘罗罗出斧齐。
一样饼师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题。
诗中逻辑清晰地介绍了月饼制作的过程,点出了月饼命名的取义。在这个中国人传统的团圆节日里,人们以制月饼、尝月饼、玩月饼、写月饼为节俗内容。而庆祝丰收、怀旧思乡、祈盼团圆,悠久的历史使得月饼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贺严竹坪纳宠生子时正中秋佳节也
清-陆祖瀛
嫦娥本是月中仙,修到灵根福寿全。
桂子初从天上落,教君月饼佐汤筵。
月饼
清-李静山
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
论斤成套多低货,馅少皮干大半生。
这首诗在歌颂中秋月饼全民皆知的同时,也带有一些调侃讽刺的意味,包括一些月饼质量低、月饼味道不好等批判。
咏月饼
清-袁景澜
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
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
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
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
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
诗人在诗中,不仅写吃月饼,还将做月饼的步骤,比如和面、点缀、藏馅、蒸煮乃至馈赠亲朋等一系列活动罗列出来,是珍贵的中秋节民俗资料。
中秋节恩赐月饼时果恭纪
清-查慎行
列幕周庐白似银,中天夜气肃钩陈。
皇衷尚感团圞节,礼赐偏优侍从臣。
宫饼堆盘随月彩,御园分果得时珍。
回思瓜豆田园味,老去惊看节物新。
桂枝香-中秋蒙赏月饼
清-陈宝琛
中秋又及,正桂子香飘,拜恩笾实。
一样团团才满,坼还成十。
金盘玉屑分明是,忆冬郎、禁中曾直。
倚床閒啖,丹心最苦,素餐滋恧。
咄宫阙、何年此夕。便影就山河,怎禁蟆蚀。
如许高寒楼宇,寘餐谁璧。
合修七宝谈容易,但画地、啖名奚益。
太清休滓,含毫欲赋,为君停食。
中秋词
近现代-施景琛
饼儿圆与月儿如,更兆嘉祥食有余。
多感外家爱护意,年年例又贶双鱼。
桂枝香-咏月饼
近现代-郭则沄
秋屏伴醉。认七宝添修,粉融酥腻。
偷得寒簧素影,桂宫知未。
波波休羡樱桃节,祗团圞、定如人意。
半焦禽唤,一痕蟆蚀,暗怜风味。
念画地、浮名可似,忆旧谱霓裳,难寻残字。
吟到金盘彩屋,总关秋思。
当筵碎写山河影,怕琼肌、新染铅泪。
麦香收后,小团重瀹,玉蟾如水。
桂枝香-月饼
近现代-章钰
团栾届节。乍捧出玉盘,分样蟾窟。
回首穿天补后,岁华飘忽。
登筵空惹图灵笑,笑厨娘、巧今新乞。
味调霜蔗,香黏露桂,有人能说。
正凉夜、高寒宫阙。怎饾饤粗工,如此唐突。
争道携来天上,当年甜雪。
小时不识留佳话,到而今、名士何物。
寄声馋客,休教蟆蚀,一轮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