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古诗名句摘抄(春烟自碧秋霜白,一树冬青人未还)
寂寞是什么?
我曾以为,是远方的海,故乡的路,还有公园里废弃的旋转木马。
因为到不了,回不去,又无人问津,只能在雾失楼台和月迷津渡里独自怅惘徘徊。
没读李商隐以前,我以为寂寞就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黯然的灰色,不像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给人毁灭性的沉沦,却像烟花消逝后的灰烬,一点一点侵蚀着人的欢喜,直到悲凉刺骨。
后来读了李商隐,我才惊觉,原来人生的寂寞愁苦可以演绎得如此色彩斑斓,又深沉凄婉。
它可以用暖色与心冷互相比照,“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也可以用相近的色彩反复渲染比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还可以用色彩的反差搭配寓情于景,“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而其中最妙的,还是两种不同事物不同颜色之间的错落参差,营造出萦迂低回、凄迷哀婉的美学意境,丰富了情感的浓度与张力。
1.碧鹦红蔷,寂寞闺情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唐·李商隐《日射》
以明艳之色,写寂寞悲情,历来是李商隐诗歌里的一大特色,更显深情绵邈。
这首《日射》,从题目上看,颇有阳刚之气,读完全诗才发现这是一首闺怨之诗,这种反差从题目上就开始。
一个深闺女子,独自感受着阳光照射进纱窗的光芒,聆听着春风撼动门扉的声音,整个幽闭的心灵被无端搅动了起来。
“射”与“撼”两个动词,以阳刚之词写春心乍起,带有强烈的侵入感,不可阻挡又无可奈何。故而,这深闺寂寞愈显幽深沉重,远不像冯延巳笔下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那么轻柔纤细。
春风撼动门扉,也叩响了深闺女子的幽怨如许,只不过她没有沉重哀叹,而是将满腔心事化在不断擦拭的幽香罗帕之上,那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幽怨仿佛永远也擦不去。
再看这回廊四合的深门别院,深锁春光一院愁,只有碧绿的鹦鹉与红艳的蔷薇,默默相对。
红绿对比,已让人视觉上感觉明亮,却因为有了“回廊四合掩寂寞”,让这善言的鹦鹉与鲜艳的蔷薇,都沾上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寂寞与哀愁。
原来有些颜色越是明艳,其中幽怨越是沉重,就像元稹所言,“廖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没有碧鹦鹉的对比,已是蔷薇寂寞红了,象征着女子被辜负的青春与爱情,自由与生命。有了碧鹦鹉的存在,原本善言却如今沉默,幽怨更添一重。
同样以红绿对比,李商隐以美女的云鬓发饰形容樱桃,也写得极美:矮堕绿云髻,欹危红玉簪 。
2.青苔红树,归梦难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唐·李商隐《端居》
这首诗同样是以色彩上的红绿对比,来传达寂寞哀愁,但由于有了雨、月意象的叠加,意境更为哀婉凄迷。
《日射》里的寂寞哀愁,属于深闺女子,在一个回廊四合的密闭空间里,感受阳光与春风。鹦鹉还是那个鹦鹉,蔷薇还是那个蔷薇,没有迷离风雨与朦胧月色的笼罩。
而这首《端居》则是在一个空寂的秋夜,辗转各地幕府生活的李商隐,独自忍受离愁别苦。音书不至,归梦难成,只能让眼前景物两两相对,传递无声哀怨。
首先是空床与素秋的对峙,一个“敌”字险而稳,空床敌不过秋夜的萧瑟寒凉,更敌不过远书归梦两悠悠的相思情深。这不只是人与秋的抗衡,更是相思与时空的对峙。
接着是青苔与红树的相对,它不是同一时空下的并存,而是以互文错举和融情于景的形式,呈现出雨中寥落月中愁的回环往复之美。
也就是说,烟雨与月色本不能并存,但诗人却以诗意的手法,将时空错乱,渲染此刻相思难解的缠绵痴迷。
我们可以理解成院子台阶下的青苔与绿树,也曾在雨中寥落,也曾在月中哀愁,甚至将这个主语换成李商隐,象征着无数个风雨月夜的辗转难眠,相思入骨,是不同时刻实景下的相互叠加。
又或者,这只是李商隐的想象,就是想用这种参差互文的场景,传达离愁别绪。
但不管是哪种解读,都不妨碍我们在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下的相互对照中,读出一种哀伤,唯美又诗意,绵长又深远。
就像李商隐在《燕台四首》所云,“衣带无情有宽窄,春烟自碧秋霜白。”
3.金烬榴红,相思无望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唐·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这是李商隐这组《无题二首·其二》的千古名句。
同样是写相思无望,这首诗借助颜色对比,传递出旧梦难忘的追寻、怅惘与哀愁。
这位深夜难眠的女子,独自缝制着绣有彩凤碧文的幽香罗帐,重温着当时与意中人相遇的场面,团扇半掩娇羞如月,车轮滚滚就此别过。
从此再无音讯,多情的女子只能守着孤灯残灭,独自将春去冬来捱尽。如今又是石榴花红时,可依然就像刘禹锡所云,“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这种日夜相盼的孤独与寂寞,李商隐用灯火的“金烬暗”与初夏的“石榴红”相互照应。
一方面金烬暗象征着长夜无眠中灯火逐渐的黯淡,也从色彩上象征着思念的真心与可贵,一寸相思一寸灰;另一方面,石榴红,流露出时间流逝之感,春去夏来,人走未归,就这样青春与生命,在流年似水中被无情错过与辜负。
一金一红,一暗一明,黯淡下去的是春光与红颜,流动走的是时光与生命。这样的“金烬暗”与“石榴红”呈现出动态上的悲剧之美。
就连女子也要流动起来,“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飘荡到杨柳岸,萦绕在心爱人的身旁。
这种用色彩传达的岁月流动,最经典不过就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而当李商隐描绘菊花,也别有韵味,“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仿佛看到秋意在流动。
4.青袍白发,一误终身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唐·李商隐《春日寄怀》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黄叶对白头,夜雨对孤灯,让人读出满满的岁月迟暮之感。
而李商隐这首诗写在阳光明媚的春日,却用青袍对白发,传达出英雄失路之悲,也道尽苍凉。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李商隐已经35岁。此前因为迎娶李***的王茂元之女,陷入了牛李***争,仕途本就坎坷。
好不容易轮到李德裕执政的最辉煌时期,正是为母丁忧之时,岳父也已离世,李商隐只能赋闲在家。
待到这一切结束,再返长安,李***已经失势,李商隐仍任秘书省正字,比之前进士及第又授官考试后的秘书省校书郎级别还要低。
“青袍似草年年定”,正是李商隐官职没有升迁的写照,而“青袍”代表的是唐朝八品、九品官服。
李商隐官职属于九品,服青。刘禹锡贬谪南巴尉时就曾云,“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一年又一年升迁无望足以人神伤,“白发如丝日日新”,更将这种岁月不饶人的悲凉喷涌而出。
一个是年年无望官服不变,一个是日日催老白头更新,人生的无情,生命的有限,就这样在青袍对白发中传达出来。
所以纵使闲居的这四年有花有月,但也恨无知音赏,怨无引路酒,满怀愁绪,几度离索。世间盛衰变化如此瞬息万变,一切太匆匆。
可这样的青袍误儒生,还会成为李商隐余生的常态,因为牛李之争,不得不辗转各地幕府谋求生存。
为了生计有时不得不把头低入尘埃,用青袍红莲赞美同僚风流神采,“青袍白简风流极,碧沼红莲倾倒开。”
碧沼红莲是否被这样的风流婉转倾倒已不得而知,但李商隐却是青袍误终身,“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读完这四首诗,不知道哪一抹色彩,能戳中朋友们内心的寂寞愁苦。原来寂寞不只有一种色彩,不是单一的灰色,也不是简单的凋零,甚至不是只有翠减红衰才能愁杀人。
有寂寞红,有青袍愁,有金烬暗,有白头明,在碧鹦红蔷、青苔红树之中,雨中寥落月中愁。
愿这些色彩,能让余生不苦,抚慰寂寞,治愈哀愁,此情可待,此梦长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