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谷雨唯美古诗词(青青谷雨山色深,风吹麦花水生萍)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
鸣鳩徒拂羽,信矣不堪听。”唐朝元稹《二十四节气诗》
晚春三月,有两个节气,清明连谷雨。
谷雨在农历的三月,但这也正是阳历的四月的下旬,每年的交节在阳历的4月19 ,4月20或者4月21号。而中国古代的节气,也是以太阳从南回归线回归的过程,来表现太阳和物候的关系。所以传统节气和当代的使用公历,也可以看到某种规律。
此时正是晚春三月,大量的树木作物生长需要雨水,从海上吹来的温暖湿润的气团,给中国大陆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尤其是农作物的谷苗,无论是水稻插秧,还是麦子灌浆,都需要大量的降水。而此时的雨水滋润,空气温暖潮湿,所谓谷雨,是喜雨,预示着一年的丰收。
唐朝元稹的二十四节气诗,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完整的,描写24节气,物候变化,指导人们生活工作,乃至亲近自然的节气诗。元稹为官,注重实际,观察农桑,兴修水利,体恤百姓,在短暂的丞相生涯里,刊发指导农业生活的二十四节气诗,以其典雅清新,获得人民的喜欢和传播。
在上世纪70年代的北疆,竟然从沙漠坟墓中发现了两本手抄本,可以想见当时的这组24节气是流传之广。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新。”这个”谷“初做”穀”,我更倾向于是穀树,穀,一方面通谷,是指的农作物,另一方面也是指的楮树,这种生长在山林中的树木,正当其时,正是新绿装点山川的时候,而楮树叶,开裂如同古代玉佩上的花纹,也增加了传统感官的厚重感。
谷雨时节带给山川的是视觉上的清新翠绿,湿润明秀。是春深,但是青色未了。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自从大的山川之绿,逐渐的细致化,由远及近。之前写的是山水大绿,视觉之感,而这里开始镜头拉近。
戴胜当代的人,其实已经不清楚是什么鸟,这是一种生活在山林和平原间,头上顶着一大丛凤冠状的羽毛的鸟类,”胜“,凤冠或者花冠。在唐朝这种鸟类在山林,靠近山林的田野随处可见。那个时候的人类开发尚未到极致,还保留着大量的原始或者半原始的丛林,所以戴胜在唐诗中很多见。
戴胜鸟穿梭在叶子间,而池塘中已经开始有了绿苹。气候温暖湿润,也是湿地植物开始茁壮成长的季节。池塘春草生,就是晚春的美景,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蓬勃的绿意。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其实我看到这里就笑了起来。你看元稹他的比较多么的可爱。晚春的山川一片青绿,写山写水,转到了山水之间的农桑人家,此时正是蚕宝宝啃桑的时候,而窗户外,暖风吹动,麦子抽穗,一片亭亭。
那么这个时候麦子也开花,只是麦花,只有农人才清楚,麦花只几个小时的生命,而且是靠的暖风,空气里到处是麦子花的香味。
“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我开始以为这是凑字数的。难道元稹江郎才尽?实际这里面含着一个幽默。因为这个季节正是斑鸠到处都有,正在求偶的季节,它们的快乐也预示着气温正好,谷雨时节的正式到来。
但问题就是这种叽叽喳喳的小鸟,它们的声音的确是不好听。
从元稹的这一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唐朝谷雨时节的山林以及农事面貌。而且涵盖了谷雨的三候:萍始生,斑鸠求偶,戴胜在桑叶间寻找吃的。
这是当时唐朝北方中原地带的谷雨节气。当时的唐朝北方中原,气温比现在高,温暖湿润。主要的粮食作物也在北方。
这个谷雨,是指的五谷之雨。
那么随着水稻种植技术的成熟,谷雨则令人有着更深刻的关于稻谷的欣喜。因为在南方,这正是水稻插秧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