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古的经典诗句(10首孟浩然经典古诗词)
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关注载月诗话,陪你一起,畅游古诗词的海洋……
如果问你,大唐诗坛上最会写诗的人是谁?
你会回答是谁呢?
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
可有一个人,他闭着眼睛,躺在床上就能写一首诗,而且还人人会背,你相信吗?
他就是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早上起来会赖会儿床,是正常,但孟夫子赖床顺便就写了一首妇孺皆知的诗。
而且,他一生没有出仕,却是大唐诗坛上的万人迷和交际花。
李白给他写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杜甫给他写诗:“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王维给他写诗:“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更牛的是,他一介布衣,却能和“王维、韦应物、柳宗元”并称为“唐四家”,要知道,那三家,可都是大唐望族,要么出自“五姓七望”,要么出自“关中四姓”。
他凭着一己之力,将田园诗重新拉回了人们的视野,上一次这么受到人们的关注,还是东晋的陶渊明。
“唐四家”,是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细细品读,会发现其他三人是山水的代表,只有他代表的是田园。
他就是这么传奇。
01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出生于襄阳,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据说是孟子之后,家庭不算富裕,但也算是小康。
早年时,他奉行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读书理念,怀揣着报国治世的梦想,躲进家附近的鹿门山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春天日气暖,贪睡也在所难免。
一夜酣睡,天亮了都不知道,若不是那窗外的鸟儿叽叽喳喳,可能醒来已经日上三竿。
昨夜的雨疏风骤,不知道又有多少花儿落满地。
简单的四句,不过是描述了从醒来到起床简短的一个阶段,时间和光阴,便在不知不觉中流失。
佩索阿说:“除掉睡眠,人的一辈子只有一万多天。人与人的不同在于:你是真的活了一万多天,还是仅仅生活了一天,却重复了一万多次。”
年华易逝,岁月易老,年轻的时候,就莫让时间随着流水落花渐行渐远。
02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总是躲在山中读书,也不免觉得枯燥。
偶尔他也会下山去和老朋友聚聚。
这个春天,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他做客。
下山的路上,俯身看到山脚下,翠绿色的树林围绕着小小的村落,青山在远处的城郭若隐若无的斜着。
在油菜花盛开的庄园里,他和好友饮着春酒,谈着农事。
他们还约定了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来观赏菊花。
这个时候的孟浩然,潜意识之中,已经有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只是他自己还没有察觉,他眼下平常的田园,会是他多年以后历尽千帆归来的诗与远方。
03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公元706年,18岁的孟浩然不负众望,一举夺得襄阳乡试的榜首。
他春风得意,和着几个好友一起登临了家乡附近的岘山。
西晋名将羊祜曾镇守襄阳,他治理有方,爱民如子,百姓安居乐业。
羊祜也常和友人来岘山饮酒赋诗,百姓们为了纪念羊祜,为他在山中立了一座“羊公碑”。
千余年的风雨,已经让碑文字迹漫漶。
但孟浩然还是很仔细的读完了,读罢后,他的泪水沾湿了衣襟。
历史不过是世间的人和事的更替变化,可是正是这些人和事,让历史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了温度。
04
田家元日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按照正常的人生路线,乡试中举后,下一步便是可以去参加会试、殿试。
可是这其中发生了一件事,让孟浩然重新反思起自己的人生意义。
公元708年,他的偶像,张柬之在发动“神龙政变”,扶持李显登上皇位后,却受到排挤,最终被流放广州,病死途中。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惜却落得苦雨凄风的下场。
这不禁让孟浩然对官场心生排斥。
相比之下,他更喜欢眼前的阡陌交错、炊烟袅袅的田园。
接下来的20年里,他也曾为了圆父亲的期望,参加过多次科考。
但也许本来就不带着过高的希望,所以他也一直没有得到当权者的赏识。
40岁那年,他再次奔赴长安参加科考。
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聊着天,推测着一年的气候,预感会是一个丰收年。
他的科举会是丰收吗?他心怀忐忑。
05
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孟浩然走到京都,已经是清明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他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
曾经苦读的岁月,曾经任性的青春。
他一直在“要不要做官”中徘徊,这次进京,也是为了父亲的遗愿吧!
洛阳城外是葱葱郁郁的春色,微风吹拂这杨柳,落花飞舞,黄莺飞来飞去,成双成对的蝴蝶嬉戏不已。
他乡的景色再美,也不及故乡。回忆起往昔,他也只能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06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这一次的会试,不出意外的,孟浩然又落榜了。
并不是他的才文落败,而是唐代的科举,除了你要会写,还要有人举荐。
他在京城结识了很多名流,这其中就有傲气的王维。
他比王维大12岁,但他们有着共同的话题,谈起山水,谈起田园,两个人是贴心知己。
那时候王维,是宫中掌管音乐礼仪的“太乐丞”,常伴在玄宗左右。
据说有一次,王维私自邀请孟浩然到内署作客,两个人喝酒聊天到一半,玄宗突然驾到。
孟浩然来不及避驾,躲在了王维的床下,
玄宗很快就识破了,因为桌子上摆了两只酒杯。
玄宗也早听说了孟浩然,便诏令他作诗。
本来,这是一个求官的好机会,可是孟浩然突然之间又畏惧了起来,吟出了“不才明主弃”之句,让玄宗颇然失望,
明明是你对考试不用心,考不上居然还怪我?玄宗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孟浩然也因此错过了踏入仕途的最佳机会。
既然求官不成,那就回家吧!
729年的深秋,他乘着水路踏上了回家的路。
秋风萧瑟,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天地之间一片苍茫。
从16岁避居苦读,到如今不惑之年,他一直搞不懂自己是为什么而活。
他想为自己活,活在“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故乡,和好友们“把酒话桑麻”,那样又辜负了父亲的期望。
他为了父亲的期望,在京中委曲求全,为豪爵们填词写曲,那些枯涩的文字,完全没有青山绿水之中的灵气。
他是一棵树,一棵离不开家乡的树。
07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家乡,永远是他洗礼风尘的避风港。
当仕途困顿了,就回家,那袅袅炊烟、郁郁青山就送来温暖,治愈他的不开心。
但人生总是难两全,守着田园的梦,就没有远方的诗;念着远方的诗,就要挥别田园的梦。
公元730年,他又一次踏上了谋官的路途。
这一年,他41岁。
江上烟雾弥漫,看不清前行的路,他把船停泊在沙洲旁,日落时,愁绪又涌上了他的心头。
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日暮客愁新,是的,离开了家乡,那他永远都是客。
08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公元733年,孟浩然再次入京应试。
他听说当今宰相张九龄为人正直,爱惜人才,于是便作诗自荐。
这一次他是铁了心的想要成功,这首诗写的很大气,字里行间都是积极入仕的渴望。
很难让人不赏识。
据说张九龄也因此诗,极力的向玄宗推荐他,但玄宗一听是那个诬陷自己没有眼光的孟浩然,直接就没有同意。
而孟浩然也只能“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求官不成,但张九龄却记下了这个“徒有羡鱼情”的小老弟,后来因奸人污蔑,他主动罢相去了襄阳,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将身在襄阳的孟浩然招为幕僚。算是圆了他的一个仕途梦吧!
09
初秋
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多年的隐居生活,养成了孟浩然闲静少言的性格。
无论世俗多么喧嚣,他的内心里总有一份独得的宁静。
无论一生多么坎坷,他总是波澜不惊。
清初诗人沈德潜评价孟浩然的诗“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他的静,和王维的静是不一样的。
王维的静,带着风轻云淡的禅意。
他的静,是走过平湖烟雨,归来仍是当初那个躺在床上想着“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少年心。
从《春晓》到《初秋》,世界在变人在变,只有他的诗,他的内心,依然纯净,依然清晰。
10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孟浩然这一生,没有过大起大落,于他其实也是一种福分。
在山中呆久了,想出去走走,那就说走就走;
在外面累了,想回去歇歇,那就说回就回;
他有着李白的洒脱率性;也有着王维的佛性禅心。
他的才华,让权贵们赏识、钦佩;
他的纯真,也让他可以和山野农夫们相谈甚欢。
他既做得了“高山安可仰”的孟夫子;
也能当得了“醉歌田舍酒”的隐士。
- 上一篇:李白古诗句大全(李白9首古诗词)
- 下一篇:2021年大暑说说(清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