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二十四节气诗词(夏至3首仲夏诗词)
又是一年夏至,夏至是中国最早的节气之一。传说在这一天,古人在地上立了一枝小竹竿,发现每年太阳走到今天,影子最短。便有言:“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在这一天太阳行至最北处,昼最长,夜最短。诗经女孩带你走进夏至的三首诗词,感受一下诗词里的夏天!
一、 唐代 韦应物 《夏至避暑北池》
昼晷(guǐ)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yún)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shāng)。
古代人如何计时呢?靠的是晷和漏。故宫太和殿门口的日晷就是很好的计时工具,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
还有一个计时工具漏:即漏壶。在故宫交泰殿里还存在一个铜壶滴漏,它也是古代一种计时的装置,通过漏壶的浮箭来计量一昼夜的时刻。
诗中第一句就说了,夏至这天,昼晷所测白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极限,从此以后,夜晚漏壶所计的时间渐渐加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第二句意思是还没来得及实施自己的计划,就已经忧虑气候的变化冷暖的交替了。我们大多数人何尝不是这样呢?
第三四句“公门日多暇(xiá),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是说衙门每日空闲的时候居多,而这个月的农事却是比较忙活些的。老百姓在地里耕作,酷热也不知怎么抵挡的。这两句用衙门的闲和老百姓的忙来做对比,充分说明了从古至今考公走仕途的重要性。
第五六句“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说的意思是作者夏日午后偷闲的情形。正午时分那些人和物都在歇息,静悄悄的,唯独我自己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好不惬意。城墙高耸,城门紧闭,树木葱翠,绿荫静寂。
最后两句“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翠绿的鲜竹尚且含粉,池塘里的荷花已经开始散发阵阵的清香了。在这里可以抛却烦恼忘掉忧愁,终日对影举着华丽的酒杯畅饮。炎炎夏日最凉爽的心境就是它了!
二、唐 元稹《咏廿四气诗·夏至五月中》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在夏至这一天,阳气达到极致,阴气开始回升。阴阳二气,在此开始消长。元稹这首诗第一句就记录了夏至节气的三候之一:蝉始鸣!“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夏至到了,到处都是蝉鸣了。
“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龙儿(害怕热)深潜在碧绿的潭水深处;离火协助太阳公公释放出更大的能量。这句话将夏日炎炎的景象写得非常生动。作者是用龙这个动物的潜到水里,间接说明了热。而后面直接写热的感觉,像有一把火一样将太阳燃烧着,真的是热上加热。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雨过时,频频飞驰的闪电;云过时,屡屡带着彩虹。夏天到了,天气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一场大雨带着闪电频频出现,暴雨过后又能看到彩虹。这就是老天的喜怒哀乐吧,也是我们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吧!“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阳律“蕤宾”转移离去后,阴阳二气开始各奔东西。这就是我们说的阴阳交替。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生长变化中。夏至过后,这种变化更加明显。
整首诗给我们的感觉就是炎炎夏日里:鼓噪蝉鸣、火助太阳宫、想静心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是暴雨彩虹、阴阳交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炼好自己的心性,这个夏日也不会难熬。
三、元代 赵孟頫 《夏至》
夏至午之半,一阴巳复生。
坚冰亦驯至,顾岂一朝成。
万物方茂悦,安知有彤零。
君子感其微,恸笑几失声。
赵孟頫,作为书法家我们都不陌生,他和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被后世称为楷书四大家。但是他的文章写的怎么样呢?今天我们看看他做的诗。
“夏至午之半,一阴巳复生。”第一句同样是写了夏至节气的特点。夏至过后,象征着阳的白天便会越来越短,象征的阴的黑天一天比一天长。古代认为是阴气初动,所以夏至又称“一阴生”。
“坚冰亦驯至,顾岂一朝成。”第二句作者意思是说,那么厚的坚冰,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自古以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里说的驯至就是指逐渐达到的意思。大夏天说坚冰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万物方茂悦,安知有彤零”,“彤零”:即凋零、凋残的意思。第三句作者想得更多了,夏至之时,是万事万物生长茂盛的日子,又有谁能想到,从这一天起,阴阳变换,树叶也开始凋零,大家也更不会想到这正是意味着万物走向衰败的开始。你大夏天想到以后会有这种感慨吗?如果有,恭喜你有了成为文人的可能。
“君子感其微,恸笑几失声”,这句话说的意思是只有睿智的谦谦君子,才能见微知著,知道盛衰转变的道理。一般我们都说恸哭,就是大声地哭;而作者这里写的是恸笑,像哭一样笑着的感觉你们体验一下。面对盛夏的繁华景象,本来应该尽情享受,作者却生出悲哀的心境来,不得不说跟当时的际遇和时代有很大的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