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小暑经典诗词有哪些(二十四节气小暑古诗四首赏析)

longge 09-20 16:14 阅读 我爱育娃
小暑节气在季夏,就是传统夏天的最后一个时段。从太阳轨迹上来讲,是太阳行经北回归线南行的时候。此时不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时段,而且每天白天都在缩短,但是却是地球北半球

小暑节气在季夏,就是传统夏天的最后一个时段。从太阳轨迹上来讲,是太阳行经北回归线南行的时候。此时不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时段,而且每天白天都在缩短,但是却是地球北半球积温上行的时候,而且这种积温带来的暑热,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为了照应更溽热的大暑,所以这十五天,称之为“小暑”。表示“暑”来了,但是还没有到最强。

“暑”字是什么意思呢,在上古,是表示温度湿度强烈的一个特殊词。现在的人,看到的是汉字是上下两个日,或者是人顶着太阳在晒,但是甲骨文中的暑字,更有体感的形象,那是太阳在上,下面是一个巨大的釜鼎,下面燃烧着柴火。古代的釜鼎通常是专门用来蒸煮热水汤羹的。

这就表明暑,不单单是太阳下的炎热,还代表一种让人难受的被蒸煮一样的湿热。

小暑节气到来,表示北半球的中国,进入了夏天的蒸煮模式,水深火热,绝对不是冰火两重天,是全天处在沸水烈日的感觉下。

古人虽然没有温度计来衡量暑,到底是什么标准,但是有一点是能够表达暑,就是不多运动,也会流汗。通常这样的温度,全天候都是26度以上。

小暑节气,既然是蒸煮模式,那么风是热的,太阳是热的,雨也是热的。此时这个时候还在大多数动植物的耐受期,尤其是植物,充足的阳光和雨水,蓬勃生长,达到鼎盛。只是对于人来讲,那感觉就特别不好受。所以要避暑,防止阳光和温度的灼伤。

小暑经典诗词有哪些(二十四节气小暑古诗四首赏析)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中唐 · 元稹《咏廿四气诗 小暑六月节 》

元稹的二十四节气诗,是他在中唐丞相位置上对全国发布的一组节气诗词,比较精准概括了当时唐朝以长安为中心的黄河流域的小暑气候物候特征,流行广泛。

唐朝北方的温度气候略略近似现在的长江流域,实际这组节气诗,到现在还会有着相当高的价值,比较广谱涵盖了节气特征。

比如开始温风至。是说此时连风都是热的,不能解表,反而增添热感。

当你忽然觉得连风都如同温水热浪,那就是“小暑”节气到来了。

而且作为节气,这是无法跳过的,人只能适应环境,以平和的心情,迎接高温高湿。

所以这是提醒,当你觉得风都是湿热的时候,你得有心理和物质的准备,因为小暑来了,它还打算长期滞留。所以这个因循,也用得好,没有期待感,只有承受和迎接那种压力。

温风至,是小暑节气的风的特征。在先秦和汉朝,就作为小暑节气的重要标志。怎么风都是热的,会有人说,这是自然,因为在小暑里,还有更严酷的大暑了。

刚才谈到,暑是种又湿又热,让人流汗的感觉。

那么此时,北半球高温,而海洋暖湿气候,徘徊在长江流域,甚至北锋也时常扫过黄河流域。此时的雨,是忽然而来的暴雨,雷雨,对流天气增多,雷雨狂暴。

小暑经典诗词有哪些(二十四节气小暑古诗四首赏析)

所以如果你听到竹林密响,那往往是夏天的雷雨骤然而来,风雨摇动竹林,竹叶发出哗哗巨响。

而且竹林竹叶有着敏感的感受气流的作用,可以扩大风势,形成降雨,而有竹林的地方,暑气稍减,风雨来时更有清凉美,成为古代人夏天消暑的向往。

而此时最多的就是夏天的雷雨。山云汹涌,风吹乌云,如果站的地势高,先看见闪电,后闻见轰鸣雷声,而后,那带着雨的云,跟进笼罩在你头顶,带来一场痛快的落汤鸡一样的豪雨。

此时草木旺盛,是全年最繁盛的时段,如果家里有树,此时绿树成荫,舒展到屋檐房顶。

如果不是特别干燥干旱的北方,有水的地方,或者有树荫的潮湿地方,依旧会长出绿苔。

那么看看自然界中的鸟兽吧。此时老鹰的孩子们长大,它们在父母的教导下,鹰击长空,练习飞翔,在风雨的高空翱翔,锻炼翅膀和眼力。

而雨水植被繁茂的郊外,给了草虫以生命和活力,七月的原野,蟋蟀蛐蛐在此起彼伏的鸣叫,尤其以相对潮湿,光线黯淡的夜晚为最多。

那是它们生命的盛季和狂欢。

在古代,城市远没有现代这么发达,容纳巨量的人口,提供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大多数人,还是和自然相处,看得见天上搏击风雨的老鹰,听得见无边原野蟋蟀的合唱的。

元稹这首小暑节气诗,抓住了小暑节气的特征,温风,暑热,雷雨,鹰击长空,蟋蟀长鸣,构成了季夏上半时段的湿热蓬勃。

小暑经典诗词有哪些(二十四节气小暑古诗四首赏析)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中唐 · 武元衡《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

中唐武元衡虽然是贵族之后,但是到了他的年代,家族没落。但是他很有政治和治世才干,是没落贵族中的优异者。武元衡很喜欢李白那种潇洒山水的大气。

所以在小暑时节,他在某处山居遇雨避暑的时节,想到的是李白在东林寺“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这样的清凉美。他喜欢李白的傲骨。

这里是对朋友谈的小暑感想。

我自己并非有才学的人,所以无意拿自己的诗去拜见权贵。

小暑节气到了,也意味着三伏天即将到来。

金伏,就是指的三伏,因为秋天属于金,秋气属金,但是如此的热浪,秋气只能潜伏,且要潜伏相当的时段。

三伏通常在小暑节气里,比如今年7月17日入伏,实际在小暑节气的十五天之内。

也就是说,小暑节气往后走,会越来越热。

而此时的还可以忍受,那种酷暑之前的风雨凉快,照应北方麦田的丰收。

有人说,麦秋不是早就过了吗?实际中国地大物博,唐朝北方多种植小麦,冬小麦,春小麦,往往比南方成熟晚,此时也是北方很多地方麦子成熟打麦的季节。

武元衡喜欢农田美景,喜欢山水之乐。但是很显然,他这一时期被困住了。

但是这首诗的美也在小暑节气虽然体感不好,炎热加剧,却是唐朝的北方,麦秋麦收的好季节。

武元衡最后做到了唐朝的宰相这是和他思想的高度是分不开的。

小暑经典诗词有哪些(二十四节气小暑古诗四首赏析)

“两旬赤日过黄梅,稻针渴水田生埃。

人情方忧去年魃,天意突回小暑雷。

披蓑走劝耕䎫侣,斗柄指丁宜艺黍。

四方水旱吾不知,近与村邻纪晴雨。”清初 · 查慎行 《小暑劝农辞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耳熟能详的悯农诗,其实最应景的就是写小暑大暑节气的农民。

因为天气炎热,但是却是稻子生长,最需要田间管理的的时期。

来看看这首小暑节气,写农民辛苦,又激励农民的诗。

在夏至之后,往往江南梅雨已经出梅,梅雨之后,就是烈阳高照,高温迅速蒸发田野的水分。你看看这首诗,接近有二十天是太阳高照,而曾经浸泡在水里的稻苗,前期固然吸足了水分,可是这正是稻苗拔节抽花的时段,依然需要大量的阳光和雨水。

而往往旱情就发生在这一时段。农民必须经常在太阳里看禾苗长势,松土,浇水。如果附近有水源,松散后的泥土会迅速吸收水分,帮助禾苗固根固水,但是如果没有水源呢?农民站在稻田里,那真是天上烈日,心里拔凉的。但是谁能放弃?只有更勤劳,只是这勤劳已经带着深重的企盼。

小暑节气,往往会带来丰沛的降雨,尤其是长江流域。那么对于缓解旱情是非常有利的。

最辛苦的当然是农民,春夏秋冬无日不忧患,这样的暑热天气,人在地里,忧患天气。直到听到小暑节气的雷声,那悬着的心才会放下一点。

因为有雨,稻苗拔节开花,就有保障。

查慎行为什么还要写劝农诗呢?这是他深深知道农民的辛苦,他这首劝农,不是劝农民继续辛苦,而是指出了方向。水稻旱情缓解,赶紧种植黍,利用闲置的土地荒地,黍适合夏天生长,当然黍的解释有不同,大约是晚稻黄米之类的。

大家既然如此辛苦,就不能劳而无功。已经辛苦了,多种点,将来多收点。

我忽然有种平实的感动。这是设身处地替农民想,辛苦还要加上智慧。让丰收的愿望激励农民熬过暑热的夏天。

粒粒皆辛苦。

小暑经典诗词有哪些(二十四节气小暑古诗四首赏析)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金 · 庞铸《喜夏 》

冬有三九,夏有伏暑,冷也好,热也好,日子总是要过的。

怕热怕冷都没有用,普通的人,必须度过一年最热的时段,小暑和大暑。

那就只能不怕,想办法避暑,消暑,躲开回避暑气的伤害。

小暑也是提醒人们必须开始避暑,深居潜伏,以待最热的时段过去。

平常人家会怎么做?使用竹席凉枕,通风散热。尽量避开户外活动,用书卷养心。

去竹林边散步,感受竹林荫凉和中间的鸟叫,去荷花塘边纳凉,感受被荷叶荷花消减的暑气。

竹子和荷花是天然的空调,调节盛夏的温度和湿度。

心情不要烦躁,白天潜伏,晚上散步,去感受月光,去感受夏夜的家常人情,人间美好。

小暑经典诗词有哪些(二十四节气小暑古诗四首赏析)

又是一年小暑节气,小暑节气之后是大暑,中间还有长达30到40天左右的三伏。

但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与天斗与地斗,与自然环境作斗争,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文章评论

小暑经典诗词有哪些(二十四节气小暑古诗四首赏析)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