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唯美诗词古句(空灵有禅意的诗句)
古代的灯具,要么是蜡烛,要么是油灯。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灯芯燃烧到一定时候,都需要剪灯芯。诗人们都是善于观察的,生活的细节对他们来说是了如指掌。所以,有很多关于剪烛或剪灯的诗词,感情特别细腻,值得我们品读。
晚唐有着“小李杜”之称的李商隐,其诗歌在描写感情方面就特别细腻,甚至是隐隐约约,在描写剪烛方面的《夜雨寄北》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
两个人在一起秉烛夜谈,如果不是情意绵绵,不是有千言万语,怎么可能需要剪烛?所以,“共剪西窗烛”,说明了作者有无尽的心里话,需要说出来。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一句“共剪西窗烛”,说出了:我要跟你说的话,是千言万语;我当前的寂寞,是无穷无尽;我对你的想念,是绵绵不绝。
无独有偶,和他共称“小李杜”的杜牧,也有一首关于蜡烛的诗歌,也是看起来让人缠意绵绵。这就是他的《赠别》,其中写到: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替人垂泪到天明
读到这句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蜡烛垂泪,只不过是作者垂泪的反映,就像老杜的那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样。首先是作者垂泪,所以,他感觉蜡烛也在垂泪。
这样的理解自然是没错,但我们还是想得太简单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指的是蜡烛亮了一整夜,如果不是亮了一整夜,自然也就不会“垂泪到天明”。那么,蜡烛为什么会亮了一整夜呢?自然是作者一整夜无眠,作者对于离别的伤感,是整整一夜都是无寐,这才是“替人垂泪到天明”一句的核心理解。
“剪烛”是因为双方有着无穷无尽的话题,那么,“不剪”呢?当然是没有兴致,无聊至极的一种表现。宋代诗人赵师秀在《约客》里就表达了这样一种情感: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落灯花”是全诗的诗眼,使诗歌陡然生辉。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渐渐快燃尽,但诗人毫无剪灯的兴致,百无聊赖之际,只是下意识地将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里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
一首词,如果委婉到极致,则呈现出一种喜剧效果。元曲作家卢挚的《寿阳曲 夜忆》在灯具的描写,即表达出了这种效果:
窗间月,檐外铁,这凄凉对谁分说。
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把灯吹灭。
银灯
上句说了,这凄凉是无处诉说。当然,只好把它写下来。要写下来,必须把银灯剔亮,有助于书写。可惜的是,由于自己充满了心事,不断地长吁短叹,正要剔灯时,一个长吁,却把灯给吹灭了。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忍不住一笑,笑作者怎么那么不小心。但,这是作者不小心吗?非也,是作者太无奈了,太多凄凉了,太多心事了,太多感叹了,最终肯定会将灯吹灭的,毫无疑问的。
这就是喜剧效果,笑过之后是无奈,是凄凉!
值得注意的是,蜡烛不仅仅是和婉约联系在一起的,某些时候,它也会喷发出别样豪情。南宋词人张孝祥在《水调歌头 闻采石战胜》中写到:
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
看吴钩
自己向来即有那种廓清天下的豪气壮怀 ,关塞如今打了打胜仗,有了别样的风景,我更加充满了雄心壮志,把蜡烛剪亮一些,好好看看我的吴钩宝剑,也要上场杀敌报国。
这里的剪烛,自然是为了仔细地看自己的吴钩,看一看自己的吴钩是否要是和往常一样“霜雪明”;其实,就是要看一看,自己的雄心壮志还在不在?一个“剪烛”,指出了自己看剑的慎重,对自己雄心壮志的看重,是着重看一看自己最重要的宝物。
- 上一篇:关于描写江南境界唯美古诗句(江南烟雨的唯美诗词)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