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传》经典名言10句(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
《袁绍传》,出自《三国志》。袁绍是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出身世家大族,威望颇高。
袁绍经过多年经营,占有青、冀、幽、并四州之地。身边的良臣谋士、猛将精兵如云,盛极一时。然而,由于其刚愎自用、骄傲自满,最终却败给了比他小很多的曹操。本传中,作者陈寿对袁绍的言行进行了生动形象地描写,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本文选取《袁绍传》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也 。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
袁绍,字本初,汝南郡汝阳县人。
他的高祖父袁安,担任过汉司徒。
自袁安以下,四代有人位居三公,
因此,袁绍家族的势力威震天下。
【点评】“汝南”即今河南商水一带。“司徒”位次三公,是负责管理土地、百姓的官员。“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皆为天子的老师。
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以大将军掾为侍御史,稍迁中军校尉,至司隶。
袁绍,相貌英俊且让人敬畏,
他能降低自己身份结交贤士,
所以,很多士人都来归附他,
曹操在少年时代就与他交往。
绍从大将军掾属升任侍御史,
后来,又逐渐升任中军校尉,
官至司隶校尉。
【点评】“大将军掾”是官名,大将军的属官。“侍御史”负责纠察百官。“校尉”是仅次于将军的武官。“司隶”即司隶校尉,汉朝设立的一个监察官职,相当于刺史,但比刺史权力高。
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
袁氏四代予人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四方,
如果收揽豪杰聚集徒众,各地英雄乘势而起,
那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就不是您能拥有的了。
【点评】董卓想要废掉少帝,改立陈留王为帝。袁绍不同意,又怕得罪董卓,连夜逃至冀州。董卓以为袁绍将对其不利,遂想除掉他。谋士却劝董卓不要这样,不如拉拢袁绍为渤海太守。
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 ,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
纵横黄河以北,占据四州之地,
收揽天下英才,掌握百万之众,
如果到西京长安迎回天子大驾,
恢复洛阳宗庙,就能号令天下。
【点评】从事沮授劝进袁绍,希望他能派兵前往长安迎汉帝到东都洛阳,到时就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天子以绍为太尉,转为大将军,封邺侯,绍让侯不受。
汉献帝任命袁绍为太尉,
又升为大将军,封邺侯,
但袁绍推掉侯爵不接受。
【点评】袁绍虽然认为沮授说得对,但犹豫不决之时,却被曹操捷足先登,这让袁绍大为后悔。曹操知道袁绍的意思,就让朝廷升了他的官职。然而,袁绍并不接受。
出长子谭为青州,沮授谏绍:“必为祸始。”绍不听,曰:“孤欲令诸儿各据一州也。”
袁绍准备让长子袁谭,外任青州刺史,
沮授却说:“这样做一定会引发灾祸。”
袁绍说:“我想让儿子们都占一个州。”
【点评】袁绍让长子袁谭外出任青州刺史,留小儿子袁尚陪在身边。沮授认为这样做不符合礼制,嫡长子不能外任。然而,袁绍并没有听从。
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
遇到这样难得的天赐机缘,
却因为婴儿的疾病而失掉,
真是太可惜了呀!
【点评】建安五年,曹操亲自东征刘备。谋士田丰劝袁绍袭击曹操的后方。然而,袁绍却以小儿子生病为由,拒绝了,这让田丰很受伤。
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
我军人数多但果敢强劲不如敌军,
敌军粮食少但物资储备不如我军;
敌军之利在于速战速决,
我军之利在于稳重持久。
【点评】官渡之战,曹操接连斩杀袁绍手下大将,袁绍军士气大震。沮授劝袁绍以“缓搏”为要。然而,袁绍不听。
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
我没采纳田丰的建议,
果然就要被他耻笑了。
【点评】官渡之战前,田丰劝袁绍不要攻打曹操,应该对内发展农耕,对外结交天下英雄。然后再分头组织奇兵,轮番袭击曹操薄弱之处,这样不出两年,曹操必败。
但是,袁绍并没有采纳田丰德建议,还以动摇军心治了他的罪。等官渡之战失利,大家都以为袁绍会赦免田丰。然而,结果却是袁绍因为心胸狭窄,杀了田丰。
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
袁绍表面上宽容优雅,有才干气度,
但却喜怒不形于色,内心很爱猜忌。
【点评】袁绍在官渡之战前,从来没有败过。这就铸成了他刚愎自用,骄傲自满的性格。纵观官渡一役,陈寿此番评价,颇为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