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育娃

当前位置:主页 > 兴趣分享 > 好句 > 当前文章

好句

描写塞外大漠风光的诗句(抚今追昔,可歌可泣)

longge 07-21 09:56 阅读 我爱育娃
边塞诗是我国古诗中一个独特的流派,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 我国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人,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到盛唐则全面成熟。其中以高适、王昌龄、


边塞诗是我国古诗中一个独特的流派,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

我国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人,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到盛唐则全面成熟。其中以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四位善于边塞诗创作,作品较为出名,因此史学其并称为“四大边塞诗人”。

虽然诗坛地位上,高适的边塞诗成就最大,但相比之下,王昌龄的名作似乎更多,包括《从军行·其一》、《从军行·其二》《从军行·其三》《从军行·其四》、《塞下曲·其一》、《塞下曲·其二》、《边塞》、《出塞》等。

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表现了战士们爱国、报效祖国的决心,以及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

描写塞外大漠风光的诗句(抚今追昔,可歌可泣)

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是唐朝诗坛边塞派掌门之一,有“七绝圣手”之美名,而他的《出塞》则有“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盛誉。

《出塞》原来是乐府旧题,王昌龄的名作《出塞》为组诗,是他早年赴西域时所作。

当时正处大唐盛世,唐朝军队在对外战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全***自信心极强。

这首诗的大意是: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仍,从未消歇,给国家带来了巨大负担,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灾难。

假如西汉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仍然健在的话,绝不允许胡人的骑兵逾越阴山一步!

全诗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不愧为脍炙人口的爱国主义名篇。

我们再来看看《出塞二首》(其二)。

出塞二首(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出塞二首》(其二)的大意是:将军意气风发,刚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骏马出战,战斗结束后,将军凯旋归来,战场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

此时此刻,城头上的战鼓声,依稀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宝刀上的血迹,仍然鲜红,还没来得及凝固干结。

王昌龄在这首诗中抓住战斗刚刚结束的一个场面加以细细描写,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热情地歌颂了将士们为国英勇杀敌、立功建业的无畏精神。

有意思的是,王昌龄《出塞》组诗的第二首,《全唐诗》同时也录入李白名下,作《从军行》或《行军》。

李白虽然贵为“诗仙”,但七绝特别是边塞诗还是王昌龄更为擅长,而且《出塞二首》(其二)风格与王昌龄另一首边塞诗代表作《从军行》一脉相承。

描写塞外大漠风光的诗句(抚今追昔,可歌可泣)

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的大意是: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彻底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楼兰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一个小国,距离阳关和中原最近,其地理位置就显得特别重要。

楼兰国曾经一度为匈奴的一个小弟,而匈奴和汉朝之间摩擦不断。张骞之后,还有汉朝的使者出使西域,楼兰这个匈奴的小弟就成了打头阵的,不仅给匈奴传递消息,还出兵扣留汉朝的使者,让汉朝头疼不已。

汉武帝于是让赵破奴去攻打楼兰,将楼兰王给俘虏了,楼兰这才安稳了下来,成为汉朝的附属国。




描写塞外大漠风光的诗句(抚今追昔,可歌可泣)

王昌龄: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塞下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下曲》是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唐朝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的《塞下曲》最有名,他至少有两首入选了小学语文课本。

塞下曲(唐)卢纶

(其二)

林暗草惊飞,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王昌龄也写过多首《塞下曲》。他的《塞下曲.其一》的前四句描绘了边塞八月荒凉的景象,充满了悲凉的气息。

后四句则抒发了诗人对于无止境的战争的反感,表达了他早日回到和平世界的愿望。

王昌龄的《塞下曲·其二》,取得了很高的艺术及思想成就。该诗全文如下: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这首诗的大意是:将士们牵马饮水,渡过了大河,河水冷酷无比,寒风更似尖刀一般锐利。

广阔无垠的沙场,夕阳尚未完全降落,在远处隐隐约约看到临洮。

昔日长城一战,大家都说将士们意气甚高。然而自古以来此处黄沙漫漫,蓬蒿茂盛,却是傍着累累白骨而生!

此诗意在表现战争的残酷,却没有直接描写战争,而是从侧面来表现战争。

“一将功成万骨枯”,其寓意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描写塞外大漠风光的诗句(抚今追昔,可歌可泣)

小结:

鲁迅先生在他的著名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这样写到: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如何说王昌龄的边塞诗讴歌的是古时候中国的脊梁,那么中印边疆宁丢生命不失寸土的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他们是当代中国的脊梁!

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创作了新时代可歌可泣的边塞诗,最壮丽的史诗!

这世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文章评论

描写塞外大漠风光的诗句(抚今追昔,可歌可泣)文章写得不错,值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