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南暮春古诗词(四月暮春的诗句)
在华夏文明悠长的岁月之中,最重要的无外乎春种秋收,所以四季以此为要。相对于收获的秋,作为一年之始,象征播种与生长的春更受重视,而春就似一个顽皮的姑娘,似乎踩着欢快而急促的鼓点,迫不及待的要将湖光山色、勃勃生机带回人间,春水潺潺,凫水的蒹葭在微风中招摇,笑得前仰后合。及至惊蛰,春雷乍动,振聋发聩将天地唤醒,于是江南细雨纷飞,一片氤氲,游人便醉在这艳冶的春光里。
不同于早春的欢欣鼓舞受人喜爱,暮春的烟媚与凄迷一向是文人墨客颇有微词的时节。这是春天的末尾,带着春天特有的散漫与疏懒,夏日将启却未至;杨柳正当时,一派烟笼雾罩之景,是韩愈诗中“烟柳满皇都”之刻,离合之感顿生,于是春愁无限,剪不断,理还乱。由此,写春愁的名诗佳句也颇多,南宋著名词人蒋捷就有过一首非常著名的作品,巧的是这首《虞美人》在风格与情绪上都带着女词人李清照的影子,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两首词各有千秋,皆是文史上不朽的名篇。
一、《虞美人·梳楼》赏析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
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宋 蒋捷
白话意译:
此刻细雨斜风,垂下的丝丝柳条迎风飘摆,春天就在这迷蒙烂漫之处。这梳妆的小楼实在是太小了,藏不住我的忧愁。于是我的忧愁几次三番随云飞去,帮我找回乡的归舟。想来是上天垂怜如我一般羁旅的游子故乡遥远,赠我以海棠花排遣寂寞。微雨之下的海棠格外鲜红,尤其是靠近绿色的栏杆。我刚想卷起帘子细细欣赏一番,却又感到晚风寒冷刺骨。
这是一首羁旅作品,词人远在他乡心境凄迷惶惑。上阕起手先写景致,细雨与柳叶无疑是烟雨朦胧的大好景色,正是春深迷离时。两个“丝丝”除了细致入微的聚焦于景之外,也强化了词作的韵味,同时也是下句的具体体现:这丝丝缕缕的,是我绵延不绝的忧愁,与这春景一般,填满了我所在梳妆小楼的空间。只怪这楼儿太小,我的愁绪早已满溢,几次三番飞去寻找归舟。“藏”字凸显积郁已久,已是数度按捺;而“满”与“几度”,则是强调词人的怅惘与忧虑, 联系起来便是数度按捺而不可息止。这是全词的核心,也是流芳百世的名句,词人将忧愁具体化并拟人化,使得无形的忧愁清晰立体、栩栩如生,堪称神来之笔。
下阕笔锋稍转,词人既已知虽觅归舟然而不可得,无奈只好暂时放弃这个念头,一如前几次一样。意兴阑珊之际,看到了外面的海棠花。此刻情绪低落,虽然见到大好春景,词人只以天怜游子来自我解嘲。微雨之下,鲜红的海棠与碧绿的栏杆都十分抢眼,颜色上的强悍冲突颇有“绿肥红瘦”的微妙。既是天赐,词人想着借以消遣一番,却不想才卷朱帘,偏遇寒风一阵,令人倍觉沮丧的同时,也加强了凄楚之感。全词可以说是情景交融,词人反复强调自己羁旅怀乡的忧愁,以春景、小楼、海棠来分别衬托,好景起到倍增哀痛的作用,可谓用情至深,凄楚动人。
二、《武陵春·春晚》赏析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宋 李清照
风已停,凋零的花朵被吹落满地,也使得尘土里有了花的芬芳,日时已晚,我却无心梳妆打扮。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不同以往。前尘已毕,我想要诉说心中的想法,没来得及开口就流下了泪水。听闻人说双溪(双溪是唐宋时期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那里的春天依然非常的好,我也动了想要去游玩的心思。只怕双溪那里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这无数的忧愁。
这是有第一才女李清照非常有名的一首词,同样是暮春时分,同样是着墨于忧愁,是小典认为最能体现李清照才华水准的作品。上阕首句便是生花妙笔,“风住尘香花已尽”短短七字,表面是写风雨既去,落花成泥的雅致情景,其实深层表达的是此前疾风骤雨,如今风雨虽停,前尘尽皆随雨打风吹而去,然而时光匆匆,我却早已不是花季盛年。首句便以悲怆起始,承接后句虽然日已晚,我却倦梳头,充分表达了好景已过的倦怠与抑郁,也将自身真实的慵懒与凄清描摹的入木三分。如今物是人非,似沧海桑田变幻,我感慨万千,满腹心事,却是“欲语泪先流”。无语凝噎,泪水夺眶而出,这是非常深层、幽邃又极具画面感的一句,情绪刹那奔涌而出,令人动容。
词的下阕偏重心理上的动态描写,虽然我很是悲苦,但生活还得继续啊。时节已是暮春,我听到有人说起双溪那里春景尚好,便动了想出游去踏春的心思。又怕双溪那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愁。众所周知,李清照酷爱出游,“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词,是我此刻心情一波三折的真实写照,从收敛情绪到刹那欢欣,再到最后一念枉然,将情绪的跌宕清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又用轻舟为载不动忧愁作铺垫,以细腻自然的笔触,将忧愁具体化:轻舟载的是我,然而我愁绪满怀,忧伤随身,只怕轻舟载不动。匠心独运以重量来描写忧愁,以凸显忧愁之深重,又使得这忧愁仿佛可视可量之物,清晰而具体。极具新意的同时又浑然天成,意境幽远。
三、结语
蒋捷的词,雕琢精巧,感情细腻而深刻。此时恰逢南宋末年,社稷倾颓山河倒悬,词人被迫离开故乡成为羁旅游子,无论是国家际遇还是个人前途都令词人感到无比的忧虑。经历了一系列的离乱,词人对于悲欢离合有了深切的体会,于是借景抒情,将忧伤与愁苦凝于笔端,倾泻而出。词作将词人心绪渲染的恰如其分,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一提的是,词中的主人公应该是词人拟代了一个女主人公,以女性视角进行的创作。
公元1135年,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所处的时局非常动乱,外有金兵侵扰进犯,琴瑟和鸣的丈夫也已病故。形单影只的李清照在这烽火连天之际,身如飘蓬,内心凄苦难耐,非常痛苦,于是有了这首词作。这首《武陵春·春晚》可以说是李清照集大成之作。无论是“风住尘香花已尽”的凝练,还是“欲语泪先流”的无声胜有声,再到”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巧思,无一不在体现李清照的惊才绝艳。而这首作品本身,也将忧愁的情绪刻画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
两人作品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拟代作品,都用女性视角等。蒋捷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可谓异曲同工,都将忧愁这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绪进行了独到的艺术加工,使得忧愁似乎有了实体。两首作品都非常出色,令人难忘。